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是西藏明天的希望。民主改革60多年来,西藏教育实现了历史性变革。如今,在党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一批批各族青年健康成长,成为推动绘就了跨越式发展的壮美新画卷新时代西藏跨越式发展的未来力量。
插上逐梦的翅膀
初夏的第一缕阳光,穿过树叶洒在西藏大学的校园里,在微凉的早晨闪烁着温暖的光芒。法学专业大三学生次仁桑姆,开始了一天的学习生活。
在自习室里,打一杯热水,找一个靠窗的位置,感受为梦想付出的那份执着。在体育场,穿一身运动服,跑一个五公里,享受挥洒汗水后的那份快乐。大学三年,让这个曾经内向不敢说话的女孩,慢慢变成了自信、阳光的姑娘,站在迎着光的地方,对每件热爱的事物全力以赴,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次仁桑姆在运动场上锻炼
“大学生活里最开心的事,就是结识了很多优秀的朋友,他们让我丝毫不敢松懈,帮我养成了自律的习惯。”谈起与同学们相处的点滴,次仁桑姆总是那么快乐,总有讲不完的故事。“每周五是我和同学们最期待的锅庄时间,我会教汉族同学们跳锅庄,大家手牵手、一起跳,这是释放一周压力最好的办法啦。”跳累了,同学们就会围坐在草坪上,一起谈人生、讲理想,偶尔也会聊爱情,交流与分享让大家亲密了关系、开阔了视野。
次仁桑姆教汉族同学们跳锅庄
“我来自牧区,我的家在当雄县羊八井镇桑萨村,我的父母一代都没有读过书,妈妈在比我现在还小很多的年纪就开始放牲畜、干农活,终日忙个不停。”次仁桑姆觉得自己很幸运,“家里有六个孩子,我是最小的,多亏有政府的教育惠民资金,大大减轻了家里供我读大学书的经济压力,“我的父母一代都没有读过书,但是我们让我可以在美丽的大学校园里,享受优质的教育,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谈到未来,她已经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想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用她学到的法学知识,为家乡的法治社会的建设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为了格桑花美丽绽放
“格桑花开,漫山遍野的芬芳……我捂住胸口对望着西藏,你是我心中最美的向往。”拉萨中学英语教师吕淑霞常常哼唱起这首《格桑花开》。20年前,她从曲阜师范大学毕业后来到拉萨,成为一名中学教师。20年来,她毅然选择坚守,扎根三尺讲台,在西藏各族学生中播撒智慧的种子。
“我妈一听说我跟拉萨中学签合同了,特别反对,老人觉得西藏太远了。那时候交通又不像现在这么发达,孩子一去西藏得啥时候才能再见一面啊!”吕淑霞说,年的时候,党和国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政策,西藏大力从内地引进教师。从曲阜师范大学毕业时后,正赶上正值拉萨中学招聘教师,烟台姑娘吕淑霞瞒着父母和拉萨中学签了8年的合同,“感觉和西藏很有缘分,虽然西部相对艰苦,但是有党的关心和好的政策,尽管家人反对,我还是毅然决然地坚持了自己的选择。”
和吕淑霞同一批来拉萨中学的有30多人,他们来自陕西、山东等不同省份,绝大多数一直坚守在西藏,成为学校各个学科教研组的骨干。而在整个雪域高原,教育系统有教职工人,他们像高原的阳光一样炽热和清澈,用自己的无私奉献,帮助西藏学生成长发展的幸福格桑花绽放盛开。
吕淑霞在班级上课
“以前学生上学要交学费之类的,我们老师收完学费往银行存款时,一路上走得心惊胆颤,就怕钱丢了。”吕淑霞说,年起自治区将符合条件的学前和高中阶段学生也纳入“三包”政策实施范围,对高中阶段学生实行免费教育,“现在孩子们读书越来越轻松了!”
她是学生心目中的“最严班主任”,也是“最暖的老师”。她把全部的热情和精力奉献给教育事业,把爱和知识带给更多的学生。她常说:“老师影响的可能是一个学生的前途、一个家庭的命运,教师要有很强的责任感才行”。
课上,她是严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锤炼出她的教学特色,她总有自己的办法让班级形成铁一般的纪律,让学生全神贯注上好每一节课。课下,她是“妈妈”。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每一个孩子,了解和激发每一位学生的特长与潜能。她知道班级里有很多学生远离父母,在拉萨读书的他们缺少家庭的温暖,所以她经常去宿舍看望学生,从铺床叠被到看病取药,让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家人般的关爱。
年,吕淑霞第一次担任高三年级宏志班班主任,取得了班级本科录取率%、重本重点本科录取率84%的好成绩。班里的贡嘎顿珠同学是西藏第一个完全在自治区内接受教育、考取清华大学的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了自治区理科第三名的好成绩。
年,是吕淑霞所带的第一届宏志班学生毕业十周年。教师节那一天,在拉萨工作的学生们相约返校,陪老师过节。吕淑霞的学生们在全国各地不同岗位奋斗着,有的成为了学校教师,有的成为了国家重要技术岗位的骨干,有的成为了边防战线的卫士。聚会中,有的学生谈到,“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师的嘴唇一直很干、脱皮严重,那个时候不懂事,不知道老师从内地到西藏不适应,是因为缺氧才会这样,真的很感谢老师的付出。”还有学生谈到:“当我自己成为一名教师的时候,才更加深切感受到老师的辛苦,希望自己也可以成为像吕老师一样的好教师。”吕淑霞说:“虽然当年和拉萨中学签的是8年合同,现在想想,其实是一辈子。”
第一届宏志班学生为吕淑霞庆祝教师节
点燃希望之光
和吕淑霞不同,黄子高是一名支教老师,再过两个月,他就要回到北京大学读研究生了。
黄子高在班级讲授历史课
“算是接力吧,北大一直有来西藏支教的传统,我们有责任把它传承下去。”从年开始,北京大学就组织学生赴西藏支教。作为第21届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成员,黄子高和其他3名同伴来拉萨之前就已经早早地和前辈学长学姐们“取过经”了,所以在拉萨的生活他们适应地很快。
上大学之前一直没走出过宁夏中卫的黄子高,对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孩子渴望见识更广阔世界的期盼深有感触。所以北大支教团选拔新一批支教人选时,黄子高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当时,看到以前在西藏支教的同学拍的一张书桌照片,我一下子愣住了。照片其实很普通,就是书桌上摆放着语文、数学、历史等课本。但那些课本和我高中时用的课本一模一样,我想到了当年在高中时,我是多么希望有一位前辈告诉我北大、清华是什么样的?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黄子高一瞬间就决定要来西藏。
来到拉萨,黄子高发现本当地学生的底子确实比内地孩子差一些,但孩子们质朴、努力的态度深深打动了他。“去年12月,有一次早上6点多,我有事要出去,刚从宿舍出来,发现路灯下有不少孩子在背书,当时真得很受触动。”黄子高说,西藏的孩子不缺勤奋,少的是学习的方法,比内地孩子欠的是眼界见识。
去年寒假,黄子高和其他几位支教老师自筹资金,邀请15位学生、2位老师到北京开展了6天的游学活动,在北大、清华、中国科技馆、北大附中等地参观、交流,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孩子们回来后写感想、谈体会,在校园里产生了久久不能平静的反响。
“对北京的无限憧憬从在飞机上看见很美的霞光时就开始了,去参观故宫、圆明园、博物馆的时候,我感觉自己走进了北京的内心……”
“在北大附中和那里的同学一起上课,亲身感受内地高中的教学氛围,我最感兴趣的是他们的服装设计课……”
“在此次游学前,我曾觉得北京与我隔着千里万里,但随着游学的深入,我发现北京好像只与我只隔着一天的路程……”
……
孩子们质朴的话语,被黄子高他们细心收集起来,汇成了一本图文并茂的“游学团汇报手册”,这也成为了第21届支教团最宝贵的收获。
一年的支教时间虽短,但这批支教老师还是和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黄子高教高一历史,学生们经常就文史相关问题向他请教。“王恩慧、王儒豪、米玛扎西……”谈及与自己交流过的学生的名字,黄子高随口就能说出一大串。去年教师节时,黄子高收到了班级同学精心准备的鲜花;同行支教的郭菁璞因批改作业忘了吃饭,学生们买了包子送去给他……一桩桩、一件件,让外来支教的老师与本地学生交融交心,来自全国各省市的支教团队,共同点燃了西藏孩子的希望之光。
今日的雪域高原雪域高原,处处书声琅琅书声朗朗,桃李芬芳。回望民主改革前,占西藏总人口95%的农奴没有受教育的权利,青壮年文盲率高达95%以上。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在全国率先实现学前教育、城乡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15年免费教育,小学净入学率99.71%,初中毛入学率.8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6.6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7.65%。创办内地西藏高中班66所,初中班20所,在校学生人(高中生人、初中生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特殊关怀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和教育强区战略不断深化落实,新时代的西藏青少年正在通过教育,改变命运、拥抱梦想、赢得未来。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