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湿疹专治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210426/8890894.html
“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脱贫攻坚“虽然同过去相比总量不大,但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积极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问题,把脉难点、辩证分析,开出一系列极具针对性的良方,极大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在疫情防控形势下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信心和干劲。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牵涉到方方面面,但补短板是硬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更重要也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如果在总量和速度上达标,但人民群众关心的贫困、污染、民生等短板问题没有解决好,就不能说真正实现了目标,就会影响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国际社会的认可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什么补短板、补什么、怎么补”等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工作着力点。
《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一文,是习近平总书记年4月22日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刻阐述:
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进展;
二是正确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短板问题;
三是下一步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
这篇重要文章肯定发展成就、阐明思想方法、聚焦明显短板、提出任务要求,为实施精准攻坚、跑好“最后一公里”提供了科学遵循。
一年多来,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全国上下奋力拼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不断找差距、补短板,使各项工作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为今天向终点冲刺打下了更为坚固的基石。当前,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这篇重要文章和相关重要论述精神,对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凝心聚力攻克难关,确保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目标已经基本实现
“得知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乡亲们生活有了明显改善,我感到很高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近年来,多个少数民族先后实现整族脱贫,这是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勉励乡亲们把脱贫作为奔向更加美好新生活的新起点,再接再厉,继续奋斗,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县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全县有毛南族6.45万人,占全国毛南族总人口的70%左右。年5月,环江县退出贫困县序列。综合全国毛南族脱贫情况,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图为环江县全貌。新华社记者曹祎铭/摄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毛南族的沧桑巨变,折射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自改革开放之初提出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以来,我们党紧紧扭住这个奋斗目标,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取得显著成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个“历史性成就”作出重要判断——“总体而言,我国已经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成效比当初预期的还要好”,并从三个方面科学充分地阐明了依据。
一是综合发展指标大幅跃升。习近平总书记重点列举了3方面指标:看经济实力,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9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折合约美元,在中等收入国家中位居前列。看人类发展指数,年在世界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位居第86位,是联合国引入这一指数以来,世界上唯一一个从“低人类发展水平”跃升到“高人类发展水平”的国家。看城镇化率,年我国城镇化率接近60%,高于中等收入国家52%的平均水平。
二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习近平总书记重点列举了4方面成就:从脱贫攻坚看,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年底的万减少到年底的万,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1.7%,成效举世公认。从收入水平看,我国形成了超过4亿人的、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从消费水平看,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已降至28.4%,达到了联合国划分的富足区间。从生活条件看,家电全面普及,年全国居民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为33辆,高于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年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为36.9和46.7平方米,高于一些发达国家。
疫情期间,各方面合力攻坚,保障藏北偏远牧区的孩子们在家上好网课。图为年3月6日,西藏自治区当雄县乌玛塘乡巴嘎村的孩子在上网课。新华社记者孙非/摄
三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显著改善。习近平总书记重点列举了3方面成就:从教育看,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等教育正在由大众化阶段进入普及化阶段,毛入学率年已达48.1%,总体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从社会保障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均预期寿命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35岁提高到年的76.7岁,比世界平均预期寿命高4.2岁。从基本公共服务看,年我国就实现了农村居民%接入电力,年农村居民饮用安全水源的人口比例达95.8%,均远高于87.4%和71%的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就,这是中华民族对人类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赢得了国际社会普遍赞誉。“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中国在可持续发展、绿色增长、减贫等方面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成功范例”;“中国的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国际社会普遍称赞中国的发展成就,认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优等生”。
把握好“三个关系”
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提出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来,根据实践的发展、认识的深化,我们党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团结带领人民为之不懈奋斗。
党的十八大根据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进行了充实和完善,提出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新要求。这些要求,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相衔接,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一致,符合实际、顺应民意。
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重申这些要求,指出“党的十八大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这就是我们的衡量标准”,并从把握好整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定量分析和定性判断“三个关系”,对如何准确理解这一标准进行了深刻论述。
一是“把握好整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全面小康不是平均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国家整体目标,到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年翻一番,并不意味着所有地区、所有市县、所有人届时都要翻番,更不意味着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届时都同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城乡、区域、人群之间存在收入差距是正常的”,实现了全面小康,也会有差别,不可能是同一水平。
二是“把握好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的关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中,有的是绝对指标,也有不少是相对指标。比如,脱贫就是绝对指标,是指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达到这个标准,对贫困人口来说,就是“两不愁三保障”,既不能拔高,也不能降低。再比如,环境改善方面,要求劣V类水体比例低于5%是相对指标,这类指标要立足发展阶段和实际持续改善。
三是“把握好定量分析和定性判断的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客观目标与主观感受的辩证统一,既要有定量分析,也离不开定性判断。比如,从定量分析看,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的主要指标任务,也就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但从定性判断看,就要看人民群众是否真正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如果各项量化目标实现了,但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状态和现实获得感并没有体现出来,全面小康就不能说是实打实的,也很难得到人民认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的:“我们追求的是经济的科学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追求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美好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三个关系”,是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得出的规律性认识,对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
精准聚焦短板
明确衡量标准、正确把握关系,目的在于找准短板弱项,明确工作重点。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从人群、区域、领域三个方面,对存在的突出短板和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进行了认真梳理。
近年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取得积极成效。这是年5月23日拍摄的北京城区,城市天际线与蓝天白云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新华社记者孟鼎博/摄
“从人群看,主要是老弱病残贫困人口。”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也是最突出短板。我国脱贫攻坚虽不断取得决定性成就,但任务依然艰巨。从年初的情况看,对照“两不愁三保障”,看不上病和看不起病、贫困家庭孩子辍学、部分贫困人口仍住危房、还有多万贫困人口没有解决饮水安全等4个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
“从区域看,主要是深度贫困地区。”努力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虽然城市和乡村、不同区域承担的主体功能不同,不能简单要求达到同一发展水平,但应当实现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重视三种情况,一是“三区三州”地区脱贫攻坚任务最重,是“短板中的短板”;二是“三区三州”以外的中西部地区深度贫困县贫困人口比例大,基础设施等条件薄弱;三是部分已脱贫摘帽但返贫风险较大的地区,脱贫成果有得而复失的隐忧。
“从领域看,主要是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短板明显。”在生态环境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重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长江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城市黑臭水体、农村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在民生保障特别是基础设施通达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方面,总书记指出了贫困地区教育和医疗底子薄弱、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状况较差等突出问题。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重点。对此,总书记强调,金融等领域风险隐患有待进一步防控和化解。
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短板问题往往是最深层最困难的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聚焦短板、精准攻坚。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紧紧扭住短板问题,详细部署了下一步的重点任务,强调要“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习近平总书记着重提出三项要求:一是要一鼓作气、连续作战。脱贫攻坚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最要紧的是防止松懈、防止滑坡,必须鼓足干劲,尽锐出战。二是要避免浮躁情绪,坚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把扶贫工作重心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三是要坚决克服“数字”脱贫、“指标”脱贫等问题,有效防止脱贫户返贫和边缘户掉队。
“解决好重点地区环境污染突出问题”。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到年的阶段性目标”,习近平总书记从两个方面细化任务:一是着重抓好京津冀等重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加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治理“散乱污”企业,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抓紧解决城市黑臭水体、垃圾处理等城市环境突出问题。二是全面开展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加快民生领域工作推进”。习近平总书记重点部署了三项任务:一是加大对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育幼养老等方面投入,解决好部分群众上学难、看不起病、住危房等急迫的现实问题。二是加强农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危房改造,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三是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和后续产业发展、社会治理有机统一。
“健全社保兜底机制”。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是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老弱病残等缺乏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现应保尽保,确保兜住基本生活底线。二是把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保障范围,完善大病兜底保障机制,解决好因病致贫问题。同时,要堵塞漏洞,防止骗保和养懒。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总书记强调“要做好对因疫致贫返贫人口的帮扶,密切跟踪受疫情影响的贫困人口情况,及时落实好兜底保障等帮扶措施”,“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充分彰显了人民至上的情怀。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各级领导干部要咬定目标、真抓实干,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懈奋斗。”
一是因地施策,精准发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地发展水平有差异,工作也应各有侧重。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深度贫困地区,“要继续集中优势兵力坚决啃下硬骨头、完成硬任务”;对中西部发展水平相对好些的地区,“要按照既定部署完成剩余脱贫任务,巩固脱贫成果,增强可持续性”;对东部一些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要在目前发展基础上向基本实现现代化发力,同时持续做好东西协作扶贫和对口支援工作,这也是硬任务”。
年5月,四川凉山“悬崖村”——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列尔村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走下钢梯,开始搬迁至县城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下山时,在钢梯坡度较陡的地方,村民们往往需要转身面向崖壁,以保证安全。图为5月13日,51岁的莫色达体背着行李通过坡度最陡的几段钢梯。新华社记者江宏景/摄
二是辩证全面,实事求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我们取得了伟大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要引导全社会正确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客观真实反映仍存在的短板和不足,防止不切实际吊高胃口,避免盲目攀比。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形成良好预期,凝聚决胜全面小康的强大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的号召以来,经过全党全国艰苦努力,当前“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已基本解决,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进展顺利,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但要看到,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多影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较大压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的任务仍然艰巨。比如,目前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金融领域风险隐患仍然存在,等等。现在已到了决战决胜的最后冲刺阶段,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在已有成就的基础上更加奋力拼搏,一鼓作气,坚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
过上全面的小康生活,这个穿越无数苦难与辉煌的梦想,中国人民今天已经触手可及。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中国人民一定能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并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