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的云,跟内地不一样。
因为海拔的缘故,高原的云彩都是大朵大朵挂在天上,立体生动。当雄在藏北,是拉萨市的纯牧业县,海拔比拉萨更高,草原上视野更开阔,所以当雄的云,层次感也更好,挂在眼前,好像触手可及,那种感觉很神奇。于是去当雄看云,就成了我的业余爱好。周末有时间,自驾前往,找一处水草丰美之地,铺上毯子,摆上果蔬饮食,带上风干牦牛肉和酸奶,一家人或者朋友三四,晒太阳,看远处的念青唐古拉超过七千米的主峰,看黑的牦牛,白的羊群,看眼前云起云飞千变万化,也是难得的享受。
不过这一次到当雄,主题不是看云,是看牦牛。
小时候在老家,每当家门口有牦牛、驼队路过,或者牧民赶着一群牦牛进城,我都会兴奋地跑到街沿上看热闹。那些牦牛在街上招摇而过,在我们小孩看来,它们高大健壮,威风凛凛。如果是牧民赶着牦牛来卖的季节,家里就能储备一点牦牛肉,大人们不时切上一点,炒萝卜丝或者莲花白,那个冬天就温馨而充实。
后来到西藏工作,觉得过去眼里高大威猛的牦牛比印象里小多了。开始以为这是我年龄不同的视觉差异,后来得知,海拔越高的地方牦牛的体形就越小。老家甘孜州著名的九龙牦牛,体形的确要大很多。“牦牛浑身是宝”,对于祖祖辈辈生活在高原的人来说,这句话一点也不过分。在漫长的岁月,牦牛肉是人们身体大部分营养的来源,牦牛皮制革,做成衣服靴子、各种日常用品,甚至过河的工具,都是牦牛皮做成的牛皮筏子。牦牛毛编织的牛毛帐篷,因其热胀冷缩的特性,有阳光的时候,编织间的缝隙打开,星星点点的阳光照射进去,照亮通风;雨雪天气,缝隙收缩,遮风避雨,是高原生活必备的保障,遥远的黑帐篷,也成了点缀高原的一道风景。
运输物资,骑乘,耕作……毫不夸张地说,高原人的生活,须臾离不开牦牛。我个人的生活,也跟牦牛密切相关。
为创作解放军进军西藏的小说,我曾采访一位阿姨,她说在进军路上组建一支牦牛运输队,给主力部队运送给养。两百多头黑压压的牦牛,刚开始牵着拉着都哄不走,这里驮子散了,那边牦牛顶人了,花样百出。后来在藏族群众的指导下,只要一声口哨,这些庞然大物就乖乖上路了。诀窍是牦牛不能在后面赶前面拉,而是要走在它们旁边,一边走一边和它们说话,又稳当又安全。
我此行就是去看牦牛的,具体地说,是去当雄看牦牛育肥。
过去,夏秋之交,是牦牛膘情最好的时候,但那时候没有储存的条件。等天气合适了,牦牛的膘也掉了不少。还有的到了换季的时候,从高山牧场下来,本来养育了一个夏天的膘情,又都贡献给了那崎岖漫长的转场之路。
必须探索出一个适合高原畜牧业发展的可推广、可复制的新模式。当雄的牦牛育肥实验,就这样应运而生。
我要去的地方叫郭庆村牦牛育肥专业合作社。郭庆村在当雄县龙庆乡。合作社坐落在念青唐古拉山脚下,翻过山就是著名的天湖纳木错。不远处国道和青藏铁路穿过。这里目前有六个较大的牛舍,每个牛舍外面连着两个篮球场大小的空地。此时正是给牛饮水的时间,一辆储水车开过来,几个管理人员用水管往水槽里灌,在舍外活动的牦牛都纷纷跑过来,挤挤挨挨。
我还是第一次近距离看这么多牦牛,只见它们头挨头,伸出巨大的舌头饮水,牛角互相碰来碰去,不时惹得你追我赶。我看这些饮水的牦牛,眼神里还真的有点自在的神情。
合作社以这样几种方式跟村委会和牧户合作:第一,牦牛入股。在牧民自愿的基础上,公司以略高于市场的价格,以草畜平衡畜载量指标内的牲畜活体入股,计算牧户家中的草场载畜量寄养牲畜。第二,草场租赁。按高于民间租赁的价格,流转试点村全部十三万亩草场。第三,牧民入园。牧民牦牛入股后,一部分牧民从事合作社牧场工作,其余牧民转产从事二、三产业。
休牧、轮牧、短期育肥、反季节育肥出栏,这是一个全新的高原牧业。在合作社,陪我们参观的管理员次仁平措,大学毕业,当雄本地人,月收入六七千元。他骄傲地告诉我们,他们的牦牛佩戴上了电子芯片,建立电子耳标系统,完成了“SC”认证。
经过几年来的实践,他们总结出了更适合冬季牦牛育肥的半舍饲养殖模式。在传统放牧中,人畜争奶,不能保证犊牛吃到足够的母乳,致使犊牛生长缓慢,集中饲育后犊牛可以吃到更多母乳,有益于犊牛的生长发育。集中饲育还有利于牦牛品种改良,为高原畜牧业后期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从过去的逐水草而居,到后来的固定定居点,再到眼前改变牧业方式,逐步成为牧业工人,也许有一天,传统的散养放牧方式会成为人们遥远的记忆。
采访完成,我们到司机次多家里做客。次多家就在纳木错湖畔,拥有天然的优质牧场。我们到时已是下午,次多的父母和嫂嫂一直在忙碌,煮饲料,背水,清理羊圈,为我们张罗吃的。牧归时候,又去收拢羊群,补喂奶母羊和小羊。从我们到家里,一家人一刻也没有闲过,直到天完全黑尽。晚上,大家围着火炉吃风干肉,喝土巴(糌粑面糊糊),真是难得的温馨时刻。
第二天返程路上,我们特意拐到当雄赛马场,这里过去是西藏第一座机场当雄机场的所在,它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修建在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高原机场。我在曾经的跑道上流连,远处天边是当雄特有的云朵,这些云朵啊,见证了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的沧桑巨变,也见证着高原生活的不断变迁,我从当雄人在牧业生产方式的探索和实践中,看到了当雄和高原儿女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