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5000米,天路之巅战风雪

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邢生祥通讯员权翠芳桂连鑫马祎俊2月5日,农历大年初五。一大早,唐古拉的天空布满阴霾,狂风夹杂着雪粒,四处冰天雪地。上午9时30分,青藏铁路格尔木工务段唐古拉线路车间唐古拉线路工区工长汪常明带领着11个职工和劳务工,早早来到了在海拔米的唐古拉至唐古拉南区间,等待着“天窗”命令的下达。唐古拉,蒙语意为“雄鹰飞不过去的高山”,其越岭地段是青藏铁路全线自然环境最为恶劣的区段。到了唐古拉,难见爹和妈。“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极目不到边,百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四季穿棉袄”,冰雹、大风、严重缺氧……唐古拉山是座名副其实的“风雪仓库”。唐古拉线路车间,地处青藏铁路的制高点,管辖着青藏线唐古拉山麓公里铁路线路,这里平均海拔米,空气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的50%,年平均气温零下5度,最低气温零下40度,地表常年冰雪覆盖,气候变化莫测,铁路路基全部架设在常年冻土之上。从唐古拉雪山巅吹来的风可以看到,一道风雪从平地上卷起来,斜插在云里,不断地向前移动;唐古拉的风雪可以闻到,脱下口罩,一股风雪钻进鼻子里,清凉直抵心肺。有时,这风雪也如烈酒,闻一闻,就呛得人流出泪来,呛得人咳嗽不停。“大家抓紧核对上道作业工机具,今天上到需要道尺一把、捣固机一台、起道器2台……”由于风雪咆哮的声音大,汪常明只有近乎喊叫地读着派工单上的工具用品名称,大家才能勉强听到他的声音。上午10时05分,维修作业“天窗”命令下达,随着作业负责人汪常明的一声令下,作业人员合力抬起捣固机、起道器、拨道器等作业机具,朝着10多米高的路基爬去。“雪天脚下滑,大家要踩稳踩实。”汪常明一边与大家一起抬着养路机具,一边大声叮嘱着。“唐古拉地区一年有9个月的冬季,气温异常寒冷,我们为了确保养路机具的使用效果,积极利用有限的‘天窗’,每次到达现场前,都会提前将所有机械预热,防起道器和拨道器的液压油凝固,确保维修机械正常使用。”唐古拉线路车间工程师徐飞介绍说。“这处线路病害有点复杂,这个地方还得再起一撬。”汪常明一边大声对起道器操作人员喊着,一边跪在冰冷刺骨的钢轨上,用眼睛紧盯钢轨头部下颚线。常年的起道作业,使得汪常明炼就了水平尺一般的“火眼金睛”。下午13时20分,在海拔米的布玛德站,唐古拉线路车间雁石坪线路工区工长马玉宝也正在进行着道岔维修作业,现场捣固机轰鸣,他脱下手套,揉搓着冻僵的手指,不时俯身趴在钢轨上看道。“唐古拉的风无孔不入,风速还特别大,穿着厚厚的棉衣也会把你吹的透心凉,尤其趴在钢轨上检查钢轨方向的时候,吹的后背是刺骨地痛。”马玉宝一边指挥着起道作业,一边拍打着身上的积雪说。此时,在世界铁路海拔最高点米处,风雪中,唐古拉线路车间的线路检查组负责人马涛推着轨道检查仪,查看着检查仪上的数字动态记录,通红的手不时地敲击着检查仪上的笔记本电脑键盘。每敲一会儿,就得赶紧戴上棉手套,让冻僵的双手稍微暖和一会儿。“今天的天窗时间只有90分钟,我要检查完6公里线路设备,轨道检查仪的时速不能超过每小时4公里。”马涛说,他曾经推着仪器检查了12公里的雪域天路,相当于连续走了多步。“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自进入春运以来,唐古拉线路车间结合管辖线路、设备及天气等状况,积极克服高寒缺氧的恶劣自然环境,组织职工开展冰雪天气下的设备检养修及断轨除冰雪应急准备工作,以优异的线路设备质量,为春运安全保驾护航。截至目前,他们已处理管辖各类病害40余处,更换重伤钢轨1根,开展除冰雪3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64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