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雪域高原一茬接一茬干新时代面孔

图为西藏当雄县格达乡境内的草场。          新华社记者张汝锋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支持西藏、全国支援西藏,是党中央的一贯政策,必须长期坚持,认真总结经验,开创援藏工作新局面。”从年至年,对口援藏省市、中央国家机关及中央企业分9批共支援西藏经济社会建设项目个,总投资亿元,并选派名优秀干部援藏。

一批批援藏干部扎根雪域高原,不怕吃苦,不畏艰难,帮助西藏改变贫穷落后面貌,锻炼了干部,也培养了队伍。新时代的援藏干部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接力建设,开创援藏工作新局面?从本报记者采访的三位援藏干部身上,可以找到答案。

——编者

中央单位第九批援藏干部、西藏区直机关工委副书记陈利明——

建章立制才能行稳致远

“基层党建咱们都熟悉,可机关党建质量怎样提高?”面对陈利明,一名机关干部坦诚地说出自己的疑问。援藏期间,不少干部都有相似的困惑,陈利明开始深入思考这一问题。

为了更好地掌握情况,陈利明打算先去摸摸底。蹲点调研、对机关党员干部进行结构化访谈……一趟趟跑下来,陈利明发现,有的单位党建工作方式手段套路化,“主题党日”主题不明,“专题学习”学习不专,机械完成上级安排,党建和业务脱节……每个问题陈利明都详细记录、不断总结,半年多时间,他访谈了80余名机关干部,最终形成了近20万字的访谈记录。

“机关党建工作说到底是个责任落实问题。”陈利明认为,“加强机关党建,关键是要按照制度治党、依规治党要求,根据一系列党内法规,形成上下贯通、紧密联系、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条。”

随即,陈利明牵头研究起草了《区直单位机关党建工作责任清单》,提出党委(党组)作为关键主体、机关党委作为专责机构、党支部把各项任务抓具体抓深入的具体要求,推动区直机关党建工作考核重点向责任制落实转变。同时,区直机关工委还严格督促各单位党委(党组)以责任清单为依据,制定本单位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年度任务安排。

牵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让机关党建工作不再“眉毛胡子一把抓”。陈利明介绍,抓纲带目、化繁为简,让机关党务工作者工作内容更明确,工作职责更清晰。

“作为中央机关的援藏干部,我深知规章制度的重要作用。我希望借助自身对中央政策法规的了解,切实帮助当地推进相关制度建设。有了规章制度,很多工作就可以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陈利明说。

江苏省第九批援藏干部,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县长施勇君——

把实事做实把好事做好

来西藏工作两年多,“溪桥工程”一直是施勇君最关心的事之一。

缘由还要从他两年前一次下乡调研说起——当时,施勇君刚到墨竹工卡县,对于援藏工作干什么、怎么干还没有清晰的头绪。他只得和同事们泡在村里,看看当地群众究竟需要什么。

“书记,能不能向上级申请资金,让我们把村里的桥修修?”一天,一名日多乡干部提出了请求。施勇君当即拉着当地干部去实地查看。车子在崎岖蜿蜒的山路上穿行,最终被一座窄小的土石桥拦住了去路,一行人只得下车步行。

“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一发大水桥就被冲垮了,人走不了,牛出不去。”日多乡拉龙村村民扎西坚参诉说着过往。“这里的桥得修!”施勇君暗下决心。

随着调研深入,施勇君发现,近年来,西藏民生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备,但像拉龙村这样,通向群众“最后一公里”的便民设施还有不少堵点。和同事商量后,施勇君决定通过先行开展“溪桥工程”,集中解决墨竹工卡县一批有关村组道路交通的民生短板。“经过多方筹措,我们最终筹集了多万元资金,在墨竹工卡县修缮了25座便民‘溪桥’,未来3年准备修建座以上。”施勇君说。

受“溪桥工程”启发,施勇君铆足劲儿又要搞一个“大动作”。今年,他和援藏工作组整合多万元资金,集中实施个“民生微实事”项目,包含青稞小磨坊、点亮乡村路、幸福驿站、暖阳微公益等多个类型,涉及各项民生需求。

要切实把民生实事做好,做到群众心坎里,还要坚持问需于民。东布岗村的便民小浴室开门了、工卡村一些群众门前的下水道畅通了……小事的改变,切实给群众带来了便利。“把实事做实、好事做好,我学到了很多。”墨竹工卡县交通局局长洛多说。

“援藏项目要关心群众需求,要让老百姓受惠,有更多的获得感、满足感,也要带动当地干部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这样才能真正惠及长远。”施勇君说。

上海市援藏医生、日医院院长张舟——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年第一次进藏工作时,医院,面对当地艰苦的医疗条件,张舟被“难倒了”。

一次,一名浑身医院,张舟判断病人患上了张力性气胸,急需接受引流穿刺。这个在上海再普通不过的手术,对于医院却像是一次“拓荒”。医疗设备短缺、人员经验不足……张舟只得和队友们一起,将当地设备进行改造重组,最终成功救治患者。

3年后再次进藏时,除了医疗任务,张舟还担任日喀则市拉孜县卫健委副主任、医院院长。“医院管理者,职责转变了,自己要学习的东西更多了,这对我本人也是不小的挑战。”张舟说。

初次援藏时,医院的新人次多。在一批批援藏医生的帮助下,次多已经成长为科室主任。这一次,张舟想帮助更多当地医生成长,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医疗条件改善了,如何激发大家的积极性,张舟医院的绩效评估体系,让更多人因为技术能力强、业务成绩好而受到激励。因此,他主动改善医院的医生绩效考核体系。在新指挥棒下,医院年完成68例手术,同比增长%,三、四类手术数量均有提升,同时开展了全县首例腹腔镜手术、首例全麻术等新项目。

作为一名一线医生,张舟此前对如何设立绩效考核体系也知之甚少。为了弄清相关情况,他多处请教学习。有一段时间,他一直给派出单位医院总务科、财务科和信息化相关科室的负责人打电话,学习先进经验,再运用到医院。

“之前我也没想到,医院的运转、发展,也是一门大学问。”张舟感叹,“两次援藏,从医生到管理者,角色的转变,使我看问题的视野也在发生变化。能帮到更多当地医生,我很欣慰。”

《人民日报》(年08月20日12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30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