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讯还有两天就是3月28日了,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的主要交通要道上,彩旗飘扬。家住拉萨的次仁培老人也开始忙碌起来。擦拭毛主席的铜像、打理自家的小院、整理自己的藏装……即将到来的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她要早早赶到布达拉宫广场,等待五星红旗的再一次升起。
图为次仁培在布达拉宫广场上留影。(资料图)
一缕阳光从次仁培家客厅的玻璃顶上倾斜而下,照在了一排藏式沙发上。77岁的老人回溯起了那段永远也无法忘记的灰暗的曾经。
“我是年出生的,家在当雄。那时,我的父母都在当雄宗政府做佣人。8岁时,我也做了佣人,跟着父母为三大领主服务。”回想起那段牛马不如的生活,次仁培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背水、打茶……什么活儿都要干。稍微做错了一点事情立马就要受到惩罚。”次仁培说,这些惩罚有挖眼睛、割舌头、挨棍子等等。“一看到这些我就哭。”一边擦着眼泪,次仁培一边比划着说。
年,中央果断作出民主改革的重大决策,把阶级压迫的旧西藏改造为人民当家作主的新西藏。
苦难的日子总算是过去了。次仁培和她的家人们也靠着自己的奋斗,过上了好日子。
“年年底,我们三兄妹被送到内地读书了。”次仁培说的“内地读书”的学校就是西藏民族大学的前身——西藏公学。
“那时候还没有平息叛乱,很多人听说我们兄妹三个要去内地,都说我们这一去就再也不会回来了。”临走时,次仁培的母亲泣不成声,父亲安慰母亲:儿女是跟着共产党走的,不用怕,他们都会回来的。
古都咸阳,渭水之滨,家已远隔千山万水。
“在咸阳的时候,老是想家、又不习惯这里的气候,久而久之就生病了。大部分时间只能靠自己自学。”三年后,次仁培结业回乡,被安排在当雄县纳木湖乡的供销社里当售货员。
日子就像纳木错的湖水一样慢慢荡漾开来。年,次仁培结婚了,对象也是前往西藏公学学习的农奴后代,毕业后分配到了当雄县工作。两年后,小家庭迎来了新生命——他们的大女儿出生了。
一边卖货,一边照顾女儿们。凛冽的风霜、强烈的紫外线在老人脸上留下沧桑岁月的痕迹。次仁培说,那时候日子虽过得艰辛,但总是有盼头的。
在纳木湖乡待了十八年后,次仁培调回当雄县工作,小家终于团聚了。年,次仁培退休了,在当雄县过上了含饴弄孙的生活。
就这样又过了十多年,次仁培和老伴搬到了现在的小区生活。楼上是三个女儿的房间,楼下是客厅和厨房还有老人的卧室。去年,又新加盖了一百多平的阳光房,一间房子当作衣帽间,大的房间则装成了客厅。
客厅里,老伴正看着电视里播放的历史剧,孙子们看着手机里播放的动画片。老人说:“现在的生活很好,很幸福。结婚这么多年,老伴没跟我吵过一句嘴,也没红过一次脸。女儿女婿们也都很孝顺,我们几个兄弟姐妹相处的也很和谐。希望日子就这样吧,这样幸福下去。”
采访结束,起身告别。老人拉着我的手,告诉我:希望下个月女儿、女婿、孙子、孙女们回来时,我能来参加她们一家每月一次的家庭聚会。“到时候,我们都穿藏装,你也来。帮我们照张全家福,留作纪念。”
走出巷口,默默想着老人的小小心愿。抬头看,当热路上,棵棵垂柳已吐露新芽。雪域高原上,又一个春如约而至了。(中国西藏网记者/王媛媛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