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未来究竟如何,问大多数的家长心里其实都没数,除非您家真的家里有矿。特别是对很多县乡村生活的家庭而言,孩子的未来恐怕只有教育才能改变。而城市中生活的家庭很多家长已经吃到了学习带来的红利,在孩子的教育学习上更加的内卷。
基本上99.99%出身农村的孩子,要想离开农村在城市立足,唯一的机会就是通过高考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没有这个条件很难。
可是虽然乡村教育一直在发展,发展步伐却一直赶不上城市,尤其被那些教育发达地区的教育所远远抛在脑后。
近日一位乡村教师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所教授的九年级学生数学的成绩,53名同学,如果按分算的话,只有7人及格,1人成绩超过分。
那位位于榜首分的成绩,看似不低,实际上先不说卷子的难易程度,在中考考题中拿分,如果在教育发达地区基本数学满分的能占到三分之一。打个简单的比方,在今年衡水地区的几所初中名校中,如果数学拿不到分以上,就不要想进入学校的排行榜的前列。
这个乡村中学的班级成绩真的是惨不忍睹。全班共53名同学50分以上的只有12个,最不可思议的是3分的、10几分的一抓一大把,这分数大家都知道基本上是完全不会,纯粹靠运气吃饭了。
这样的分别说上高中,职高都未必能上,这就摆在了家长面前一个现实,乡镇中学上初中只能解决扫盲的问题,无法让孩子实现生活的飞越。所以也就出现了越来愈多,家长宁愿吃糠咽菜,也要送孩子出去上学的现实。
一、中考淘汰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教育不发达地区的孩子。
除了教育强市,被中考淘汰的孩子,可以肯定大部分是教育不发达地区的孩子,正因为教育不发达,所以教学水平跟不上,管理水平不严格,很多孩子们在没有秩序的学习条件下,很难跟其他地市的孩子站到同一水平线。
当中考55分流,或者现在的64比例分流的情况下,教育发达地区真的不适合学习的孩子,跟教育不发达地区很多没有得到充分教育的孩子就被分流掉了。
从宏观上,大家看到的只是各个市的数据,但是很少有人考虑这个数据被分流掉的孩子在哪个学校。而结果其实家长们都看在眼睛里,家长知道哪所学校升学率高,哪所升学率低。所以才会有对名校趋之若鹜的情况出现。
如果残忍的预测一下,您觉得这个老师带的班级里会有多少人被中考所淘汰呢?再会有几个孩子能最终考入大学呢?我感觉恐怕也就前3名才有可能。而他们考入的大学也未必是名校,一本就非常成功了。
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在河北很多县里已经成为现实。县里的县中每年高考,零星考上几个大学生,进入的凤毛麟角。而可能几十公里几百公里远的衡水石家庄的某些名校,一个班考入的一抓一把。
二、如果不提升乡村教育质量,乡村孩子阶层会固化
看现在的分数,恐怕未来做苦活累活的下层劳动者的,大多数还是现在生活在乡村的孩子。
没有成绩,上不了大学,未来能做什么?还是出卖体力,做服务员、送快递、做农民工、下厂打螺丝,要不能做什么呢?没有路子,没有人指引,能够指引他们的也多是没文化的老乡。只能抱团取暖。
有人发现有个问题,为什么有的农村出生的孩子上了大学后成为凤凰男了。原因也是一样,你走出农村了,村里乡里乡亲的你就不管了?七大姑八大姨指望着你呢!无论考上还是考不上大学的农村孩子都难。
想上职高学技术,这个几分十几分的分数,去了也学不会,哪家肯掏高昂的学费送孩子去?有这钱不如给孩子说一房媳妇呢!
三、如何救乡村教育
如何救乡村教育,我能写出一大堆理论,但是其实都未必管用,因为说白了根源在于钱,没有钱什么都解决不了。
可是有钱了能落实的下去么?这个话题不好说,也不是文章能探讨出来的。
教学资源需要购买,师资需要稳定扩大,生源需要维护,这些国家都在努力的做,可是需要时间。
放到我自己身上,如果我的孩子是在乡村中学小学,我经济实力允许,那就从我本身做起,把孩子送出去。
可能有朋友说,你站着说话不腰疼。实际上我确实把孩子送出去了。我把孩子扔到了衡水上初中,三年后孩子会考大学,到时候我是后悔还是庆幸也需要时间来验证。
但是有资料显示在河北对各地民办高中限制招生之前,也就是年之前,每年至少有2-3万外县市的孩子去衡水就读初中和高中。而衡水每年的中考人数是在5-7万人。年之后衡水地区的教育呢?年的衡水地区的招生呢?虽然各个初中限制死了,可是有能量的家长还是在想办法过来。
过不来的也在本地找教育资源更好的学校,特别是民办学校更多。因为家长知道孩子苦点,累点,三年之后,等待孩子们的未来会好。
中国的家长很传统,挣钱就是给孩子花的,连付出都没有过,还谈回报?我其实真怕几十年后孩子问我,当初为什么不把我送衡水读书?让我在当地当一个学渣呢?
#知识创作官#图源互联网,侵删。和你一起看教育趣闻,分享教育理念,了解学科知识
期待您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6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