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进新家园生活节节高海外网

来源:人民日报

西藏拉萨市堆龙德庆区荣玛高海拔搬迁安置点里,从草原深处的尼玛县搬来的尼加,已经喜欢上了这里的新家。告别放牧生活,他成为一名装修工人。“在老家,一年只有几个月能出门工作,现在一年四季都有钱赚,一家7口人年收入能有十几万元。”

西藏曾经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北部高海拔牧区、南部边境地区和东部横断山区等海拔高条件差的地区。易地搬迁成为这些地区摆脱贫困的方式。

年以来,西藏加大了以扶贫脱贫为目标的易地搬迁力度。截至年,西藏在海拔较低、适宜生产生活的地区建成了个易地扶贫搬迁区(点),26.6万人自愿搬迁入住。

拥有新环境

格松次仁的老家在西藏昌都市芒康县戈波乡支巴村。这里属于三岩片区,崇山叠耸,地势险峻,土地贫瘠。

位于横断山脉腹地的三岩片区,包括昌都市贡觉县克日乡、罗麦乡、沙东乡、敏都乡、雄松乡、木协乡和芒康县戈波乡的45个行政村,曾有农村人口户1.66万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户人,贫困发生率达60.88%。

几年前,在充分调查研究、科学评估论证的基础上,西藏作出实施三岩片区跨市整体易地扶贫搬迁的决策。以集中安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1.16万三岩片区群众分期分批搬迁到拉萨、日喀则、山南、林芝四市。

年6月,格松次仁一家顺利入住位于拉萨市经开区的安置点。新家面积多平方米,家具家电齐全,周围环境整洁。

“西藏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地自然条件差,通水、通路、通电等成本高。将这部分贫困群众搬出来,可从根本上帮助他们拔掉穷根。”西藏自治区扶贫开发办公室(乡村振兴局)主任尹分水说。

拉萨市当雄县彩渠塘村,水雾氤氲。依托当地特有的温泉资源,医院建起一座康复中心,于年7月31日启用。经过3年的康养治疗,村民吉塔的高原性风湿病已大大缓解。

吉塔的老家在海拔米的那曲市申扎县。那里冬天寒风刺骨,她因高原性风湿病常痛得走不了路。年,西藏建设羊八井精准扶贫风湿患者集中搬迁安置点。这里海拔较低,紧邻国道,交通便利,而且有更好的医疗、康养条件。截至年底,来自阿里、那曲、昌都的户人搬迁入住彩渠塘村。

“在这里,治好了病痛,有了追求更美好生活的底气。”吉塔说。

找到新工作

在那曲市色尼区北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小区,来自聂荣县的易地扶贫搬迁户多加在小区门口开了一家店铺,销售生活用品。

“前期投资5万元,来自政府的创业扶持资金。”说起易地搬迁对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多加来了兴致,“这里不仅有敞亮、温暖的房屋,也有更多干事创业的机会。”

出资装修21间门面房,以优惠的价格租给小区居民;开设传统民族手工艺品扶贫车间,广泛吸纳妇女工作……安置小区所属的兴民居委会多措并举,促进搬迁群众就近就业。

“在政策支持下,搬迁群众有的在物业公司做保安,有的开设小商店,大多数都有了自己的新工作。”居委会工作人员索朗卓玛介绍。

西藏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易地搬迁群众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发展搬迁配套产业,就近就地开发就业岗位,引导搬迁群众从事种养殖加工、商贸物流、旅游服务等,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后续发展有门路、转移就业有渠道、收入水平有提高。

搬迁到日喀则市江孜县江热乡亚吾塘易地扶贫安置点后,边巴一家分到了12亩耕地。一眼望去,青稞长势正好,边巴对即将到来的收获满怀憧憬,“之前土地产粮不多,如今吃得饱还有钱挣!”

山南市桑日县卓吉村,距离县城仅10公里,区位优势催生了附加值较高的设施农业。蔬菜大棚里,搬迁户旦增欧珠正在忙个不停。“搬来卓吉村,政府配套建设了大棚,在家门口就能发展产业,一年光蔬菜就能卖元。”

据统计,西藏全区产业扶贫资金的5%用于安置点产业发展,确保每个搬迁户至少“一户一人”就业。越来越多的搬迁群众,实现了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融入新生活

全面促进搬迁群众社会融入,是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的应有之义。

拉萨市柳梧新区开办夜校,帮助搬迁群众适应城市生活,授课内容涉及城市生活基本知识、法律法规等。

“几十期夜校下来,搬迁群众对城市生活的适应性更强了,在社区有困难就找党组织、找党员。”柳梧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朱胜军说。来自昌都的扎西罗布是个传统的康巴汉子,过去在家不常干家务,前不久主动申请到环卫公司做城市保洁。

对搬迁群众的下一代来说,适应新生活来得更快些。

年12月,初中生洛桑桑旦从海拔米的那曲市双湖县搬迁到山南市贡嘎县森布日安置点。这里海拔低了,空气湿润了许多,更关键的是离现代城市生活更近了。

在贡嘎二中,洛桑桑旦的眼界越来越宽,平日里和同学一起探讨未来的人生,已全然不是当初那个懵懂的少年。

“如今路好了,基础设施建设很快。”搬迁到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已经两年多,扎西江村越来越坚定当初的选择,“玉麦乡旅游兴旺,生活更有奔头。”

玉麦乡曾是西藏最难抵达的乡之一,一度只有卓嘎、央宗姐妹和父亲一家三口。

常听卓嘎、央宗姐妹与她们的父亲数十年如一日为祖国守边护边的故事,扎西江村深受感动,“我希望自己也能像卓嘎、央宗姐妹一样,扎根边陲当好玉麦人,把这片土地守护好,把家园建设好。”(记者申琳徐驭尧郝迎灿)

《人民日报》(年08月16日第01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37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