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白癜风该怎么治疗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80625/6353345.html
“我家曾住赤栏桥,邻里相过不寂寥”“租吏缓来兵甲远,野夫真卧稻香楼”“曹公教弩台,今为比丘寺”“橐皋何处合肥东,知有诗翁杖履中”……翻开古籍,有关合肥的诗句数不胜数,其实,漫步于打造“五高地一示范”的合肥城中,诗意的合肥不止如此,有底蕴悠远的老地名,也有充满新意的新网红,今天,让我们打卡一处处诗意栖居地,在这座千年庐州古城中静看时代变迁。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竞“打卡”
稻香楼紧邻一段古城河,水面宽阔、绿树成荫,亭台轩榭、雕塑小景点缀其中,风景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忘返。这里就是合肥的一处闹中取静的“打卡”圣地——雨花塘。
“老合肥”喜欢称雨花塘为“楼河”——稻香楼河,也有人称之为“鱼花塘”。作家刘湘如笔下,这里又被称为“荷塘”,“若叫她荷塘更为贴切,在暗蓝的波纹上,总是荡着几片荷叶,翠羽亭茎,荡漾出浅浅的轻涟,也有水草相攀,也有纤柳的俯吻……”
在古代,雨花塘属于护城河的一段,位于德胜门北边,南边是银河和包河。清朝初年,大司马龚鼎孳携如夫人顾眉回到合肥,居住于稻香楼,那时的雨花塘除了是王公贵族、才子佳人的游历之处,还是一条灌溉水渠。
年,省农业厅水产局曾把这片水域建为水产试验站,放养鱼花。“水塘面积约有多亩,弯弯曲曲地延伸出去,大概七八百米。”一直居住在雨花塘附近的李招娣回忆道。上个世纪80年代后,水塘不再放养鱼花,这一泓碧水改名为富有诗意的“雨花塘”。
雨花塘注定是一条维系着文人情结的河水。从古至今,不知多少文人墨客曾来此“打卡”,留下佳句。
龚鼎孳曾著诗曰:雨过城荫碧淑长,画龙彩鹢斗芳塘。同是合肥人的清朝工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的李天馥,以及他的儿子著名诗人李孚青也曾徜徉在“楼河”畔,留下了“云中看鹤影,树杪觅泉声”的佳句。
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教授曾下榻雨花塘畔,写下了“潋滟明湖傍小丘,豪华优雅稻香楼,市廛咫尺尘嚣远,似此仙居何处求”的诗句。更别提原住雨花塘畔的刘湘如了,他对雨花塘情有独钟,为之留下了不少笔墨。
雨花塘的倒影里,映照着合肥千余载的历史。在一代又一代“老合肥”的记忆中,这里是童年时代的欢乐天堂,游泳、溜冰、拔草根、捉小鱼、逮虫儿。如今,这里也是合肥人的悠闲乐园,绿树葱葱、芳草环绕,将这汪清水映衬得愈发娇艳怡人。清晨傍晚,总有市民于此翩翩起舞、嬉戏游玩……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任时光慢慢流淌。
藏舟草色诉不尽三国往事
“浦水盈盈一鉴开,响传筝笛倍悠哉。当年歌舫骄游渌,此日渔舟往去来……”杏花公园是一座平凡的公园,却饱含沧桑历史,这里暗藏着两处三国遗址,一处是诗中所说的筝笛浦,另一处则是藏舟浦。
作为三国时期的一处重要战场,曹魏与孙吴在合肥历年交战不休,城西也是其中一个激战之地,留下了“藏舟浦”这个传颂千年的历史古迹。“水西门内旧有西水关连接金斗河,经筝笛浦、藏舟浦至东水关。”《合肥县志》和旧经云记载,藏舟浦“三国魏将张辽袭吴藏战舰于此”,因此而得名。“浦内岛屿花竹,颇为佳境”,曾是“庐州八景”之五景——藏舟草色。
而筝笛浦距藏舟浦不远,据说曾是曹军娱乐、休闲之所,有一个与曹操有关的“乐极生悲”的故事。“相传东汉末年,曹操同数名歌女乘船在此游玩,船倾覆于此。后有渔人夜宿于此,梦中闻筝笛弦节之音,声气非常,忽然有人驱之‘慎勿近(曹)公船’,渔人遂醒,移船而去。”杏花公园内的文化碑如是介绍。
绍兴文理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黄敏学,在其著文《对酒当歌,横槊赋诗——曹操的音乐人生》中提到,明清时期,金斗河蜿蜒流过溺妓覆舟的古筝笛浦,碧树黄鹂,流水淙淙,渔郎钓艇,雾笠烟蓑,风光如画。清嘉庆八年的《合肥县傅郭城图》上仍标有筝笛浦,曾任合肥知县并主编《嘉庆合肥县志》的左辅有诗云:“搜神寻旧浦,浪说绮罗纷。艳质一时尽,清歌何处闻。落花销别琯,荒梦散朝云。回首西陵树,何曾驻夕曛”。
沧海桑田,古人争战的河域早已消逝在历史中,曾经的“藏舟浦”“筝笛浦”也早已改建成一处人工湖,仿建三国时期曹军娱乐场所的人文景点。这里还修建了几个廊亭,“养怡亭”、“揖秀亭”、“悠悠亭”等,常有游客和周边市民聚集于此,自娱自乐地吹拉弹唱,感受古人抚琴而歌的雅韵。隆冬时节,杏花公园的树叶绿了红,红了黄,一阵冬风吹来洒洒飘落,给寡淡的道路刷上温柔的色彩,几许浪漫几多诗意。
诗词中流淌的浪漫故事
在南宋词人姜夔《送范仲讷往合肥》诗中,一句“我家曾住赤栏桥,邻里相过不寂寥”,让合肥的一座“赤栏桥”被古今世人所熟知。但即便是“老合肥”,也少有人能准确无误地说出“赤栏桥”的具体位置。
姜夔诗词中的“赤栏桥”到底在哪?他又与合肥有哪些渊源?带着这些疑问,记者从庐阳老城区找起。
沿着桐城南路一路往南,在与环城路交口处竖起一块石碑,上写“赤阑桥”又称“赤栏桥”。据石碑上记载“在合肥城南,南宋著名词人姜夔曾在此小住,并留下了不少带有合肥情节的诗词名篇。”他所作的诗词《送范仲讷往合肥》,以及《淡黄柳》词序“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都明白无误地道出了自己与合肥这座古城非同寻常的缘分。
姜夔不是合肥人,但他诗词中流淌的“合肥元素”非常之多,年前他留给合肥的,不仅仅是一段传唱千古的爱情故事,更帮这庐州古城保存了一份南宋时期真实的城市记忆。这其中,“赤栏桥”更是姜夔与合肥结下不解之缘的一个重要地名。
为什么“赤栏桥”会更名为“赤阑桥”?
原来,在新中国成立后,合肥市区道路建设将通过此桥的路命名为桐城路,故将桥更名为桐城路桥,年,该桥附近进行改造,为纪念姜夔,合肥将横跨银河的桐城路桥更名更具历史意义的“赤阑桥”,如今,这座石碑和桥也成了桐城路上的标志性景点,更成为合肥市重要历史文化遗迹。
这桥下的水也有一个动听的名字——“银河”,站在桥上,两侧古朴的石桥雕刻别具一格,远处树木也因季节而变幻出不同颜色;拾梯而下,两旁绿树庇荫、冬日的暖阳下,桥下河畔两侧风景也依旧如江南水乡一般。
如今,位于“赤阑桥”下的这片银河公园也已成为庐阳老城区的一片休闲好去处,大面积的绿植和丰沛的水系覆盖,也让这里相比熙熙攘攘的街区更多了一份清幽之意。寒冬里,仍旧有不少市民前来锻炼和赏景。
庐州古楼多往事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说起“稻香楼”,一片金黄稻穗垂地、农民趁着霜晴打稻的丰收场景就浮现眼前。然而在合肥,稻香楼下却无稻,而是小桥、流水、人家,白墙、青瓦、石雕,徽风皖韵萦绕,是合肥市内的名胜之一。
稻香楼在合肥老城西南,从上空俯瞰,犹如一片绿叶,三面环水,漂浮于雨花塘之上。《合肥县志》中交代,稻香楼建于清初,是合肥人龚鼎孠从浙江仙居知县退归后在合肥所建。稻香楼有浮桥与城内相连。岛内有镜亭、蕉窗、竹坞、复道等景点,《庐州府志》描绘:“汀畦飘渺,仿佛蓬莱。台榭参差,规模阆范。”环顾四周:“平沙落雁,长虹影入春波;粉蝶栖鸟,密雉辉连夕照。”
因其景色秀美,古时,文武百官和文人墨客都爱来此登高凭栏,吟咏写意。龚鼎孠的哥哥、诗人龚鼎孳曾诗稻香楼:“雨过城荫碧淑长,画龙彩鷁斗芳塘。使君心似冰壶月,不闻荷香闻稻香。千村花柳映凫鸥,府主清廉岁有秋。租吏缓来兵甲远,野夫真卧稻香楼。”
历经风雨百年,稻香楼逐渐荒圮坍塌,高楼归于黄土,地名和风流往事却绵延了下来。年,当地政府将稻香楼一带重新规划并加以绿化美化,建起稻香楼宾馆。上世纪80年代,庐阳饭店、安徽饭店、梅山迎宾馆等相继落于稻香楼周边,如今,这一带现已成为安徽省和合肥市对外接待的中心。
白天镶翡翠夜晚有“心”湖
“翡翠无穷掩夜泉,犹疑一半作神仙。”江淮之间,就有一汪湖水取名“翡翠”,清丽华美,镶嵌在合肥西南。
翡翠湖位于合肥经开区,如同她的许多“姊妹湖”一样,是由水库改建而成。水库名为“古梗”,既称“古”字,大都是有渊源、有故事的,但古梗水库的名称缘由却无从追溯。当年,立于水库大堤极目远眺,水势直指东南,与巢湖相会,滋润万亩良田,派河以北稻浪滚滚、沃野千里,水库下游农民丰收、农村兴旺,一片繁荣景象。多年来,随着城区扩容,一家家企业落户经开,住宅、高校拔地而起,原先的水库发挥了最后的余热,改建为翡翠湖,湖中设一亭,亭子的牌匾上镌刻着三个行书金字:古梗亭,以示纪念。
如今,以翡翠湖为核心,湖边开拓了许多绿地景区,翡翠湖景区成为了合肥人休闲娱乐的美好去处。人们或驻足荡漾的水波边,或漫步林荫道、木制水道、彩虹桥,或在盛夏时节欣赏湖中荷花,令人心旷神怡。不过翡翠湖最令人心驰的莫过于它的湖心喷泉在阳光的照射下,晶莹水柱直冲天空,引得游客连连惊叹。
每至夜晚,在合肥人看来,翡翠湖是浪漫的,华灯初上,周边建筑在夜幕下黯淡,绕湖公路“环翠路”与合工大翡翠湖校区外围的路灯连接,从高空俯瞰,一个橙黄色的爱心映刻在大地,不仅成为了不少恋人的约会胜地,也吸引很多慢跑爱好者前来打卡,在朋友圈里得意地晒出“心”形的轨迹。
一方高阁守护包公文脉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回顾北宋名臣包拯的一生,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如今,穿过合肥老城的车水马龙,走进包公园内,清风阁在悠悠包河的环绕和粉荷绿树的掩映下仿佛遗世独立,阁外尘世喧嚣顿时静谧。
清风阁坐西朝东,东邻包公墓园,西接包公祠,为纪念包公诞辰周年而建于年,阁高42米,为仿宋式建筑。清风阁外檐柱间设有格子门,每面为9扇,门为方格花心。顶层为彩绘藻井,门、楞、柱都为栗壳色,配以白色墙面,色彩素淡凯瑞。一至六层分别为耿光日月厅、江淮奇葩厅、江山明月厅、庐州夜话厅、梨园揽胜厅和庐州宋韵厅。
流连清风阁内,可在浮雕、壁画中览包公生平事迹、江淮风光风情和庐州传统文化。若想了解宋时庐州街巷风貌,不妨驻足清风阁内的古绢彩绘壁画《古庐州市井图》,在古笔勾勒中回溯昔日繁荣。为了让包公故事和文化深入人心,年,清风阁进行了闭关升级改造,加入了大量声光电和体感设备,以先进的科技一改过去名胜古迹的严肃庄重之感,令游客在互动中走近包公,走进庐州。
领略完阁内风采,处高阁临空眺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包河风光,再是鳞次栉比的现代高楼商厦,游客或有“恍然隔世”之感,犹如站在了时空的交接点。一方高阁守护着包公故里的文脉传承,一方高楼续写着创新高地的时代发展,古今庐州风貌在这里竟是完美融合。
诗意名片带动乡村振兴
古代诗词中流传下来的合肥地名,让人联想起千年庐州古城的风韵种种;而在现代诗歌中,同样少不了合肥的美景。位于肥东县的“爱情隧道”,就是其一。
冬日暖阳,合肥刚下完一场小雪,走进位于肥东县桥头集镇境内的“爱情隧道”,这一条幽静铁路两旁红绿树叶的层次渐显,蔓藤蜿蜒,连成“拱廊”,像一条大自然拼接成的隧道。曾经繁忙的轨道,因独特天然的气质焕发出新的生机,并拥有了一个诗意的名字——“爱情隧道”,并被授予“中国诗歌创作基地”称号。
如今的“爱情隧道”,已经成为一张诗意的名片,吸引着各地的文化、旅游爱好者,越来越多的文人墨客慕名而来,在此书写、歌咏、赞颂。
这里先后举办了四届肥东县爱情隧道诗歌朗诵会,爱情雕塑捐赠仪式暨“七夕”情人节文化惠民公益演出活动,首届小说时代杯“爱情隧道”全球华语短篇小说、故事大赛颁奖仪式暨新诗百年朗诵会,以景点为依托,以文化为内涵,以活动为载体,提高全域旅游的竞争力,带动乡村振兴发展。
“现在这里游客多了,家里有些土鸡蛋、农产品我们都会拿到爱情隧道的服务点去,不愁卖!”今年65岁的张红霞是桥头集镇的居民,家门口的这张旅游名片给像她一样的村民提供了不少售卖农产品的机会。
围绕“爱情隧道”景点带来的发展机遇,桥头集镇还在环境保障上“下功夫”,在旅游扶贫上“做文章”,引导周边群众在景点周边叫卖着各种民间工艺、风味小吃、水果饮料、土特产品等,特别是土鸡、土鸡蛋、南瓜、红薯、花生、新鲜蔬菜等无公害农产品搭载“爱情隧道”的便车,成为游客竞相购买的紧俏商品。
闹市中的特色文艺街区
位于合肥闹市区的曙光路内,藏了一条文艺气息浓郁的街区——“中隐于市”。近年来,这条文化街区既承载了老合肥人的怀旧时光,也成为不少市民前来感受文艺生活的“打卡地”。
“中隐于市”得名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中隐》,其中说“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这一诗意命名,与这条街区格外相得益彰。
对于合肥来说,曙光路不仅承担着城市主干道的交通分流的巨大作用,而且兼备着商业、生活、文教等重要城市配套功能。年底,在包河区芜湖路街道办的带领下,对屯溪路小学以北50米范围内的废旧物资回收站点,开展了集中清理与项目改造,并进行相关招商工作。并提出要将曙光北路打造成为文化创意主题街区,合肥版的“田子坊”“宽窄巷子”……
如何在保留原有历史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中隐于市”作出一项大胆探索。
这条城市怀旧人文休闲街区,根据曙光路老建筑的原有布局,外立面改造采取了《东西均》理念,融入了“新徽派”创意元素的建筑风格。
自年12月试营业以来,“中隐于市·赤阑桥”文化创意街区备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3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