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教育扮靓乡村

■教改先锋重大典型报道

行走在美丽的浙江乡村,记者撞见了不少“新鲜事”——

乡村小规模学校不仅没被撤并,反而办出了让城市家长都羡慕的特色;

许多教育发达地区难以落地的教师规模流动,在山区26县却早已深入人心;

不少来自省会杭州的学生,因父母工作调动转学到县中甚至镇中就读……

“山区不是包袱,而是发展的希望所在。”作为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浙江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以标准化学校建设为基石,以教师流动机制为抓手,以城乡教育共同体为突破,努力办好美好乡村教育,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力量。

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风景在课堂——

城乡教育差异小

上学意味着什么?多彩的课堂,还是热闹的操场?几年前,对于常山县芳村小学的孩子们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有点让人难为情——憋尿!

仔细一问才知道,解放前就建校的芳村小学校舍破旧、场地“袖珍”,孩子们走在校园里很容易“撞车”,上厕所更是紧张。六年级学生小李阳(化名)不好意思地说:“以前上厕所要排很长的队,有时候还没轮到我上课铃就响了……”

“多少年来,常山经济差,教育更差。生源流失最严重的3年里,常山人在本地购买房产仅套,而到衢州市区购房套,多数是为了小孩读书方便。”回忆过往,常山县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王文卿感慨万分。

经济“后进生”,教育“吊车尾”,父母只得带着孩子外出打工、求学,农村空心化愈演愈烈,乡村振兴缺少生力军……这曾是常山的发展困境,也是许多山区县跳不出的“怪圈”。毫无疑问,如果不能为乡村留住孩子、留下未来,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和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都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年,浙江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省”总体目标,着力实施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语重心长地说,对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多大都不为过。

以此为开端,浙江拉开了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的大幕:从“改水改厕”到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从初中补短提升行动到“教育强县”“教育现代化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评估,全省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持续改善,优先发展教育更是成为常山等多个市县的“一号工程”。

年9月,记者走进芳村小学,只见校园面积扩大了两倍,塑胶跑道、足球场、体艺楼、教师公寓等设施一应俱全,孩子们终于能在新校园里欢呼雀跃、畅快奔跑。曾经苦于没有场地开设的书法、舞蹈等社团课,都有了单独的教室。科技感十足的信息技术实验室,已经有了第一批学员……

王文卿激动地说:“为了异地新建学校,县政府投入多万元,镇政府让出50余亩规划用地并搬去学校旧址办公,教师家长们更是为了拆迁和规划绞尽脑汁,终于让学校成为全乡最好的建筑。”

终于,农村的孩子也坐进了窗明几净的教室,他们的课堂又会是怎样的风景?在浙江景宁的山沟沟里,记者见到了许多“因小而美、因材施教”的特色课堂。

单看人数,全县八成乡村学校是一两百人的小规模学校,半数乡村教学班是15人以下的微班。但考虑到山区交通不便,景宁没有大规模“撤点并校”,而是投入余万元校园改造资金,创设“一校一品”校园环境,保障多媒体设备等硬件全覆盖。

“我们学校只有16名学生,教师们能细致地了解每一名学生的特点,精准实施个性化教育教学,足以让许多城市家长羡慕。”毛垟乡中心小学校长柳荣水认为,只有保留并办好小规模学校,方能打牢乡村教育地基,促进教育公平。

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特色化发展,是浙江全域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缩影,是共同富裕背景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年7月,浙江全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达标率已达98.04%,校际差异系数控制在0.3以内,真正实现了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硬件”的均衡配置。

初任教师学在城里,优秀教师干在农村——

为有优秀教师来

“爷爷奶奶教小学,哥哥姐姐教中学”,这曾是浙江许多区县农村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的体现:乡村中小学里或是年龄偏大、知识结构陈旧的老教师,或是刚刚师范毕业、教学经验欠缺的新教师,严重制约了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优秀教师来!

“必须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年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年)》,为新时代振兴乡村教育指明了行动方向。习近平总书记这份关心,是巨大鼓舞,更是有力鞭策。在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的奋进道路上,浙江坚持以教师流动机制为抓手,对山区26县超常规实施教师队伍质量提升工程,深入推进城乡教育“软件”资源配置均衡。

因为教师交流试点改革,嘉善县丁栅中心学校的师生竟然迎来了一名“大咖”教师——县音乐学科带头人孟雅琴。“丁栅中心学校是非遗‘嘉善田歌’的传承基地,那里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这让我既能接触新的事物,又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孟雅琴说。

不到3年,孟雅琴极大地提振了这里的音乐教学,还带领孩子们在全市完成了一场精彩汇报演出,教师交流结出了硕果。

这曲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田园牧歌”,很快在浙江大地上传唱——

既有“交流动真格”的“交响曲”。以嘉善、嵊州等地试点为基础,浙江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制度和“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年至年推动全省名校领导、名骨干教师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流动,交流人数超过6.5万。

又有“待遇有保障”的“奏鸣曲”。浙江全省18万名农村教师享受任教津贴,12万人享受农村特岗教师津贴,形成了越往基层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每两年评选一次农村教师突出贡献奖,每次选出人,每人奖励5万元。

更有“职称设特区”的“变奏曲”。浙江规定,在地理位置特别偏远、条件特别艰苦的学校任教满30年的教师,表现优秀且仍在农村任教的可单列评聘高级职称,不占所在学校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

淡化眼前利益,为教育“算总账”,这是浙江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安吉县梅溪中学科学教师金文燕,参加工作仅6年,却早已成为学科组长。年纪轻轻的“小金老师”,为何成长如此快速?

答案只有4个字——学在城里。原来,年从杭州师范大学毕业后,金文燕没有立马下到乡村学校任教,而是根据县教育局统一安排,到县城最好的中学跟岗3年,接受全县学科带头人手把手指导。年分配到梅溪中学后,金文燕迅速独挑大梁,结合学生特点设计课程,用科学火苗点亮求知灯塔。

“乡村学校的确很缺教师,巴不得上午招来的新教师下午就派下去,但我们要算区域师资质量提升的‘总账’。”安吉县教育局党委委员万宝林表示,把优秀的教师苗子先放到城里学校锻炼两三年,再到乡村学校很快就能成长为骨干教师,总的收益远远大于将新教师直接派到乡村学校。

初任教师学在城里,优秀教师干在农村,如今已经成为浙江各地各部门的共识。梅溪中学校长尉国河自豪地说:“改革成效好不好,老百姓用脚投票。现在不仅本地生源不断向乡村学校‘回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也纷纷选择就近入学。光这个学期,我们学校就有4名学生跟着父母从省会杭州转学而来。绿水青山里的美好乡村教育,不一定比大城市差多少!”

城乡学校手牵手,共同富裕一起走——

城乡教育“零距离”

“长涂小学的同学们,你们知道台风天要注意什么吗?”在舟山市岱山县高亭中心小学三年级教室,一堂跨越海峡的“天气日历整理”科学课正在进行。除了眼前的学生,授课教师应建成还要与长涂小学的11名学生隔屏互动。

岱山县是名副其实的海岛县,远在外岛的长涂小学仅有18名教师、84名学生,生源流失较为严重。科学课结束后,校长屠华为欣慰地说:“同步课堂益处颇多,学生同步学习,教师同步教研,资源同步共享。一根网线,一次牵手,就能让城乡教育走向‘零距离’。”

“高质量推进优质数字资源共享,以大教育的视野推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浙江省教育厅党委书记、厅长毛宏芳介绍,近年来,浙江在“城乡携手、同步课堂”项目试点基础上,通过“互联网+义务教育”,探索组建融合型、共建型、协作型3种模式的“城乡教育共同体”,进一步推动城镇优质教育资源下沉,整体提升乡村学校的师资素质、学校管理、教育质量和校园文化水平。

——融合型“教共体”,其城乡各校区合为一个法人单位,实行“师资同盘、教学同步、培训同频、文化同系、考核一体”的管理模式,促进一体化发展。

——共建型“教共体”,其各成员校法人独立、财务独立,但工作统整,核心校将不低于10%的骨干教师选派到成员校任教。

——协作型“教共体”,主要适宜在省内跨区域施行,不打破原有学校各自的人事、管理体制,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进行项目协作。

被称为“钱江源头第一校”的开化县齐溪镇中心小学,位于浙、皖、赣三省交界处,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景色宜人却交通不便。

近年来,该校先后与绍兴市鲁迅小学结为协作型“教共体”,与开化县实验小学结为共建型“教共体”,办学活力被彻底激发。

语文课上,讲到钱塘江大潮,之江头尾两端的学生会接力分享一江春水由山至海的奇妙旅程;美术课上,城里娃娃能跟着乡村学校教师的镜头,共同欣赏美育基地“兰馨苑”内的植物盆景。在齐溪镇中心小学校长吴章德看来,如果说送教是“教共体”1.0版,接管是2.0版,那么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乡村学校的特色也能反哺城镇学校,真正实现3.0版的双向融合、共享共用。

开化县教育局副局长郑凯告诉记者,省里在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同时,还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开展“教共体”建设模式探索。以开化为例,当地县城学校少、乡村学校多,全靠几所城区校当“车头”,“火车”肯定跑不快。为此,县教育局在夯实城乡结对的基础上,支持规模较大的乡镇中心校与周边村小深度融合,以“一校多区”模式提质增效,拉动乡村教育旧貌换新颜。

建好一个“教共体”,共谱一首“协作曲”。如今,浙江义务教育城乡教育共同体结对学校已达所,覆盖省内全部乡村学校和60%的镇区学校。以“教共体”为牵引,美好乡村教育犹如飞速的高铁,奔驰在之江大地的春天里,奔驰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

“不论是共同富裕,还是乡村振兴,都需要久久为功。未来,我们将高水平谋划好教育事业的工作思路、高起点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和教育先行省建设、高定位打造数字化改革金名片,继续把办好美好乡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必答题,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优质均衡,着力建设‘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加快建成教育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的先行示范区。”毛宏芳说。

(报道组成员:本报记者周飞陈宁一禹跃昆蒋亦丰张春铭高众周子涵执笔:本报记者高众视频:张春铭)

《中国教育报》年12月21日第1版

作者:本报特别报道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19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