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拉萨市当雄县格达乡格达村,援藏医生王克明(左一)为村民讲解健康知识。新华社记者张汝锋摄
在医院手术室,医生在为患者做手术。杨武魁摄(人民视觉)
无影灯下十几个小时救治患者,战“疫”一线不眠不休守护生命……长期以来,广大医务工作者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如何保障医师合法权益及待遇,完善医师的职责和义务,推动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近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重点围绕加强紧缺专业医师培养、加强基层医师队伍建设、保障医师合法权益等方面进行规定。
保障医师合法权益及待遇
有效防范和依法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
“你以性命相托,我必全力以赴”,医师是保护人民健康的守门人。我国医疗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城乡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与医师队伍的辛勤付出密不可分。广大医师护佑了亿万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同样,他们的安全和权益需要用心呵护。
对此,医师法进一步完善医师权益保障,体现对医师的关心爱护。比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为医师提供职业安全和卫生防护用品,并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护和医疗保健措施。医师受到事故伤害或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疾病、死亡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为更好保护医师权益,医师法明确:国家建立健全体现医师职业特点和技术劳动价值的人事、薪酬、职称、奖励制度。在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医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津贴、补贴政策,并在职称评定、职业发展、教育培训和表彰奖励等方面享受优惠待遇。
首都医科医院副院长童朝晖表示,医师法全面保障医师的合法权益,充分体现对医师的关心关爱,对于在全社会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具有重要意义。
一段时间以来,暴力伤医事件屡屡成为社会焦点,如何从法律层面为医师铸好执业盾牌、促进医患和谐,立法作出了回应。
为保障医务人员执业安全,医师法不仅在总则中明确医师的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同时规定: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阻碍医师依法执业,干扰医师正常工作、生活;禁止通过侮辱、诽谤、威胁、殴打等方式,侵犯医师的人格尊严、人身安全。
医师法新增一章“保障措施”,进一步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完善安全保卫措施,维护良好的医疗秩序,及时主动化解医疗纠纷,保障医师执业安全。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孟强表示,这一规定对防止暴力伤医、维护医护人员执业安全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审议医师法草案时,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表示,尊医重卫,不仅仅要体现在疫情防控时,更应成为全社会的常态,社会各界都要携起手来,保障医生应有的安全感和职业尊严,推动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风尚。
进一步明确医师职责义务
遵循临床有关操作规范和医学伦理规范
年1月,云南昆明一位护士为街头倒地的男孩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却引发了对其急救操作专业性的质疑,有批评者认为她施救的方法不对,对于患者病情并无帮助,反而容易造成二次伤害。
近年来,医师在公共场所遇紧急情况予以施救的情况时有发生。公共场所与医疗场所环境不同,急救设备、药品配置或不完善,可能最终没有成功挽救患者生命,存在一定风险。倘若患者离世,施救者经常会承受较大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免除施救医师的民事责任,医师施救才没有后顾之忧。”孟强说。
为鼓励医师积极参与公共场所的救治活动,医师法规定:医师因自愿实施急救造成受助人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有权利就有义务,医师法在对医师合法权益保障作出一系列制度安排的同时,也对医师依法严格执业,切实维护患者权益作出了规定。
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谦介绍,医师法将弘扬医师崇高职业精神等新理念入法,规定了医师应当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
医师法规定,医师开展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和其他医学临床研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遵守医学伦理规范,依法通过伦理审查,取得书面知情同意。医师应当坚持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用药原则,遵循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临床诊疗指南和药品说明书等合理用药。
刘谦介绍,医师法还积极总结吸收疫情防控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例如规定,国家建立适应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医师培养和使用机制;遇有突发事件时,医师应当服从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的调遣;医师发现传染病、突发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时有及时报告的义务;对在预防预警、救死扶伤等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医师给予表彰奖励。
医师法明确了医师“以不正当手段取得医师资格证书或执业证书”、“严重违反医师职业道德、医学伦理规范”、发生突发事件不服从调遣、开展禁止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等行为的法律后果,并对非医师行医等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李锐说,医师法完善、细化了违反医师执业规范的法律责任,进一步规范医师执业行为,为促使医师依法严格执业、切实维护患者权益,明确了相关法律规范。
完善医师注册管理等制度
多点执业应以其中一个医疗卫生机构为主
年,全国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万人。“十四五”规划和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提升医护人员培养质量与规模,扩大儿科、全科等短缺医师规模。
为进一步加强紧缺专业医师培养,医师法明确:国家制定医师培养规划,建立适应行业特点和社会需求的医师培养和供需平衡机制,统筹各类医学人才需求,加强全科、儿科、精神科、老年医学等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人才队伍建设。
医师法将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最低学历由中专提升为大专。
“医师学历层级提高有利于优化和完善医师培养体系,提升医疗技术和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童朝晖表示。
关于“实习医生”的合法性问题,医师法规定,参加临床教学实践的医学生和尚未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在医疗卫生机构中参加医学专业工作实践的医学毕业生,应当在执业医师监督、指导下参与临床诊疗活动。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为有关医学生、医学毕业生参与临床诊疗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
年11月,原国家卫生计生委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医师“一次注册,区域有效”。
为积极稳妥推进医师多点执业,进一步明确医师执业规则,医师法规定:医师在二个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定期执业的,应当以一个医疗卫生机构为主,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国家鼓励医师定期定点到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包括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主执业机构应当支持并提供便利。
长期以来,不少地方反映基层医师招不来、留不住。为了加强基层卫生队伍建设,医师法规定,国家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和配备;国家采取措施,统筹城乡资源,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和服务能力建设,对乡村医疗卫生人员建立县乡村上下贯通的职业发展机制,通过县管乡用、乡聘村用等方式,将乡村医疗卫生人员纳入县域医疗卫生人员管理。
童朝晖表示,法律这样规定,有利于鼓励优秀医学力量向基层流动,解决基层医师招不来、留不住的现实问题,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杨震说,要进一步利用“互联网医疗健康”,增强基层卫生队伍建设,用现代科技弥补基层人员不足、资源不足的问题,使偏远地区、农村地区可以享受到更好更便捷的医疗服务。
《人民日报》(年09月16日1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