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湿疹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rczy/210405/8814564.html
引题
我到拉萨了!
国道(京拉线),起点为北京,终点为拉萨。无奈放弃新藏线(G)后,就改道于此,从西宁开始进入青藏线,全程公里(但实际普遍认知为从格尔木开始才是真正的青藏线)。条条大路通罗马,当初如果出北京直接走,也到拉萨了,这是奇缘,奇妙且难忘,全程几乎都在米海拔上,可谓真正的天路,近在天边路在脚下。
今天的行程
日期:年9月8日,星期二。
路线:从羊八井出发,沿国道继续向南,一路下坡起伏路到圣城拉萨。
里程:90.7公里,累计公里。
累计经过县市:58个
所见
清晨的太阳照在羊八井小镇雪山上,美!
9点,小镇依然很安静。
垃圾清扫人员是起的最早的一批,勤劳的牛也不知疲倦地早。
学生也开始上学了,远的校车接,近的家长送。这边九年制义务教育强化的很好,不送孩子上学,真的要负法律责任的。
羊八井,当然核心灵魂是羊,是蓝色的羊。
出了羊八井开始一路狂下,终于可以爽快地放坡了,真爽。
这青藏公路可谓是低成本办大事儿的典范,沿途没有一个隧道,哪怕翻几公里的山。除非跨河流绝不架桥,哪怕弯它几公里。这上面的高速公路则不同,能挖隧道,绝不走弯路。理念不同的,速度不同。
发源于念青唐古拉的堆龙曲,一路南下,汇入拉萨河。国道一直沿着河的右侧,一边是河水,一边是高山,一路到拉萨,
有些路段还是挺险峻的,这个骑起来也非常爽。
越往下走,人口越密集,村落越多。
山坳里的小村庄,在几个大树的掩映下,顿时在我眼中成为世外桃源。
下降到海拔4千米,农耕文明就回来了,河谷中出现了一片片的金黄色的青稞。
村庄的房子也随之多起来,耕地就有利于人口的聚集,
已进入到拉萨的腹地,经过的小镇也越来越像样了。
红色特征也越来越明显了。
经过这个五指山就快到拉萨了。
到此国道就到达终点了,就跟那些大货车拜拜了。
这是拉萨的新市区,就是原来国道的沿线。从这儿到市中心还有20多公里。
青藏线上繁忙的大货车,拉的一部分货物就在此集散了,供拉萨人民享用。
现在各种运输工具和保鲜技术,拉萨也有海鲜市场了。不知道价格怎么样,应该不便宜。
顿时觉得拉萨有大城市的感觉了,街道干净宽敞。
原来这儿才是青藏公路的终点,所以再次树立了纪念碑,以纪念青藏公路修建和运营过程当中的英雄们。
已见到布达拉宫的身影,近在咫尺。
经过布达拉的后院。
下榻的生态宾馆,有花有草,还有小鸟。旅游旺季过去了,很便宜,比山上的便宜多了。
关键人家房顶还可以鸟瞰布达拉宫,物超所值,在拉萨得多休整几天。
骑记:青藏线本纪
青藏线,又名青藏公路,生于年,起点青海西宁,终点西藏拉萨,全程公里。其中格尔木到拉萨段,长度为公里,全程在4千米海拔以上,在全球范围内,这样长距离的高海拔公路,也仅次于中国的新藏线。
之前对青藏线的印象只是一条可以到达西藏的海拔较高的公路,这次转道青藏线,骑行到格尔木休整之时才查阅很多资料,了解更深一些,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经历过一回,对其认知才更丰富,更立体。
这是一条真正的天路。出格尔木几十公里进入昆仑山口,天路的感觉就隐隐而生。公路在昆仑山区中一路穿行多公里,翻过昆仑山后进入可可西里无人区,从此青藏公路即在米海拔中穿行,直到进入西藏的当雄县海拔才降到米以下。这中间还要翻过风火山、大小唐古拉山、妥巨拉山、念青唐古拉等几座5千米以上的垭口。不管是在可可西里无人区,还是在羌塘草原,那天边的云与远方的路已经融为一体,两旁有雪山为伴,睁着眼睛就能感受到你在天边行走,这就是天路的感觉,需要亲身去体会。
这是一条艰险的路。当年为了告别靠畜驮物资进藏,加快西藏的建设步伐,自年开始慕生忠将军带领多名士兵和民工,自格尔木开始修建青藏公路。由于建国之初,公路建设缺乏地质勘探,缺乏工程技术手段和各类建筑机械,将士们用最原始的工具在这空气稀薄的高原上修建青藏公路,历时三年多的艰苦,数百将士的牺牲,年天路铸成。青藏公路建成之初是由军队承担进藏物资的运输任务,由于路况不好,加上环境恶劣,在保证进藏物资按时到达的前提下,军人们克服各种险阻,保障运输,又有数百名官兵牺牲在路上。60多年来,在青藏公路上牺牲的官兵达到多名。这条路上长眠着太多的忠骨。
这是一条生命之路。青藏公路一直承担着进藏物资的主要运输任务,虽然海拔较高,但这条路比川藏公路弯道相对少,而且少有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所以车辆相对安全。在青藏铁路修建之前,青藏公路承担着进藏物资85%,出藏物资90%的运输。90年代之前,进藏物资的运输主要由军队承担,军队在格尔木建立了一个大型的后勤基地,而且军队在沿线建立了数座兵站,以保证运输线的畅通,保证进藏物资的顺利到达。现在这些兵站有些已经撤了,有些已经转型。因为90年代开始,大批社会车辆开始承担进藏物资的运输任务。在市场经济指引下,进藏物资的种类明显丰富起来,西藏人民也开始过上了物美价廉的生活。时至今日,青藏铁路已经开通10余年,但青藏公路依然繁忙,半挂式大货车昼夜不停的把物资运进西藏,青藏公路依然是进藏物质的主要通道。所以有人戏称,青藏公路封路一周拉萨的物价就会翻倍。大概就是因为它对西藏的重要,所以自格尔木开始,青藏线就由西藏自治区管理。
这也是一条实实在在的烂路。自不冻泉开始到西藏的安多县,青藏线一直是在高原冻土带上。在冻土带上修路,如同在冰上修路,如果冰层化了,那路也就废了。特别是全球变暖趋势加剧,在夏季冻土层很容易融化,导致公路的地基变软,路上的坑就多了。特别是在可可西里这段路,路况极其的差,路面龟裂,坑坑洼洼,严重影响通行效率。
这还是一条温情的路。青藏线至格尔木开始每40~50公里就有一个道班,每个道班负责辖区内的路面维护工作。虽然路面很烂,但他们依然很勤劳的进行修补,以防止它更烂。特别是在冬季下雪的时候,必须全员出动清扫路面积雪,以防止路面结冰。如果路面结冰,这些运输的半挂车就该歇菜了,那拉萨的菜就贵了。所以他们在这米以上的海拔用自己辛勤的付出,使坑坑洼洼的青藏线依然承担着保障西藏物资供应的艰巨任务。对于骑行者而言,这些道班还建立了救助站,路上的行人有困难可以到救助站求助,还可以作为临时的落脚点,使我们这些苦B们在荒山野岭中能有个地儿,在寒风凛冽的晚上睡在有被子的床上,真的能感觉到无限的温情。
这也是一条绝命公路。高寒、缺氧等自然因素外,还有更多的人为事故,时不时就会出现车毁人亡的惨剧。地广人稀,交通规则在这也稀释了,交通指示牌如对空而立,犹如白板,路上的黄实线都被压成虚线了。所以虽然这条路繁忙,但不像北京的环线塞得水泄不通,司机师傅们有空间去抢一抢。如很多超车的,如果在后边等几秒,等对向的车通过之后就可以过去,可偏偏要强行超。不是忙,而是驾驶习惯使然。我在西大滩休整就听说当天路上发生三起车祸,伤亡数人。对于骑者来讲,在这条路上也时时刻刻都有心惊胆战的感觉。路很窄,两个半挂车会车之时,自行车连在路边站的地方都没有。而偏偏有些司机会贴着边会车,丝毫不考虑路边的两轮。当四轮与两轮的车距只有10厘米时,稍有控制不好平衡,就要进到他轮下了。还有在对向超车的,两个大货车并行,快速向你驶来,占据了整个路面。这时候你只有两个选择,一是继续骑,然后被他撞上;二是赶快下车,把车推到路边。怕死的我选择二,要不然我就没机会在这儿嘚啵了。在纳赤台晚饭间,一个内地的司机跟我们讲,一定要注意藏牌和青H的车,因为很生猛,从不让。所以这一路见了他们我就躲,反而一些挂着山东牌照比他们更猛,几次只距10厘米贴边过去的就是他们。真是刷新了我之前对他们的认知。所谓绝命,就是这些拿别人命玩命的人造就的。
这也是一条垃圾大道。在青藏线上你要是留意的话,能捡到各种生活物资,而且使用得当的话能生活的很好。当然了,这些生活物资是不小心掉下来的。路上更多的是各种垃圾,最多的是贴着各种商标装着统一黄色液体的各种塑料瓶,还有吃过的一包包垃圾袋,暖水瓶啊,电饭煲啊,跟商场一样,应有尽有。对,我还见过卫生巾。真是吃喝拉撒都在路上。过了唐古拉山口一路向南,路边更多的是氧气瓶,海拔越高垃圾越多。什么地方才能体现一个人的素质?不是在阳光下,是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这条路你就能看到文明在哪,素质在哪。
辛苦了,青藏公路!你承担着,你背负着,你忍受着。不管怎么样,你依然是高高在上的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