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社区服务中心是新时代乡村治理的重要阵

——以西秀区轿子山镇木头寨村为例

摘要:

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需要从乡村治理的重要阵地和落脚点出发推动和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西秀区轿子山镇木头寨村充分发挥村级社区服务中心“一心多能”作用,能使村级党组织真正成为乡村社会治理的灵魂和主心骨。围绕打造坚强堡垒、树立先锋形象、坚持依法治村、促进乡村振兴、建设和谐美丽文明富裕村庄的目标要求,构建服务为民赋能工作平台和有效工作方法,赋予政策落实服务功能、思想教育交流功能、信息分享传递功能、知识引领传播功能、技能培训传授功能、矛盾排查化解功能、法律援助咨询功能,文化提升活动功能,爱心捐赠救助功能,成为村民心里信任的家和靠山,成为新时代创新乡村治理的一种有效探索。

关键词:村级社区服务中心一心多能有效治理

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部署要求,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夯实乡村振兴基层基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成为中国未来乡村治理的总方针和总目标。为实现到年,现代乡村治理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农村基层党组织更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以党组织为领导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村民自治实践进一步深化,村级议事协商制度进一步健全,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我们需要从新时代乡村治理的重要阵地和落脚点出发推动和探索新时代乡村治理新模式。

在西秀区轿子山镇木头寨村,年以来,为改变落后软弱的村级建设,为提升村级治理效能,按上级党组织指示,挂牌成立了村级社区服务中心,形成“一心多能”,功能齐全,运转高效,治理有效的综合性服务村民的平台,成为基层党组织凝聚民心,整合村庄力量的重要阵地。富裕起来的村民们,更加注重乡村治理,改进生产生活环境,促进乡风文明,做到了既富口袋,又富脑袋,不断提升村级服务能力,提升大村庄大村落治理效能,活跃乡村文化,发展村级精神文化活动,让村民更具归属感和幸福感。

一、背景

西秀区轿子山镇木头寨村,位于安顺市以北,距离市区12公里,轿子山镇政府驻地4公里,与普定县猫洞乡新民村交界,与原轿子山监狱,永润煤业轿子山煤矿相邻,安轿铁路、公路及规划建设中的西秀产业大道(环湖路)跨村而过。可以说,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全村有四个自然村,九个村民组。目前住户户,人口人。区域面积4平方公里,林地面积亩,茶园亩,耕地面积亩,水田亩,旱地亩。农户以水稻、油菜籽种植为主。全村年有84户建档立卡贫因户,涉及人口数人,贫困发生率11.7%;年脱贫84人,年脱贫人,年脱贫27人,年无脱贫人员,13户29人已于2O19年年底全部脱贫.全村共同走上更加小康美好的生活。

回想过去,木头寨村是改革开放第一批富起来的村,因为煤炭的资源优势。但是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外出打工人员增加,留给村庄的是下降的生活水平,脏乱差的环境,无力的基层组织,无集体经济支撑无生态产业。精神风貌也没有跟进提升,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现。在这种情况下,年起,村支两委认识到村级治理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在支书胡细琳的倡导下和村支两委带动下,广泛征求意见,召开村民大会,制定了一系列村民行为规范、村民文艺活动、村民议事寨老会、乡贤理事会、村级慈善组织、婚丧办事规定等等举措,开展特色教育活动,把村民朴素情感引导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引导到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国家利益上来,经过近几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了内化村民的共同荣誉感、幸福感,形成了凝聚力,有了更坚实的发展合力。

二、做法及成效

村级社区服务中心依托脱贫攻坚战的展开来推进村寨的合力,经过几年的运作,形成了“一心多能”的村级治理平台和有效工作方法。年以来,特别是大扶贫战略行动实施以来,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木头寨村支两委团结带领全村群众,团结努力,认真落实各项指令,压实责任,规范工作程序,营造良好氛围,调动和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打好脱贫攻坚战。加强宣传,营造氛围,群众的政策知晓率和感恩意识不断提升。组织村干部、驻村工作组、包保责任人、顾问团等全力开展脱贫攻坚“大宣传”,以村级社区服务中心为指挥调度中心,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组织召开脱贫攻坚动员会、评议会、扶贫政策宣传会、院坝会等,帮助群众算清收入账,利用村村通小广播、宣传栏、公示栏、文艺宣传等多种形式加大对脱贫攻坚政策的宣传,提高群众对扶贫政策的知晓率。目前,已召开院坝会、村民小组会、群众会、党员会、妇女代表会等共计50余次,参与群众共计人次,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通过村规民约,进一步强化村级社会管理,建立和弘扬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引领贫困群众树志气、去惰性、消怨气,增强感恩意识。同时,以村给服务中心为工作平台,规范工作制度、人员安排。参照城市社区管理方法,在办公楼设置有专人值班,来访记录,热水热茶热情周到,据悉,每年村委都要购置斤绿茶用于服务中心的接待用茶,可见人气兴旺。对于来访群众所办的事务,值班人员能处理就当场处理,不能处理的问题马上请示相关人员及村支书,做到为民及时又客观。办事程序都对照相关政策,细心耐心向群众解释政策法规依据,依法依规。在组织结构上,公示相关工作人员信息,充分调动各村民小组长的责任担当,凡有重大事情,村民小组长能很快集结,听从调配,在脱贫攻坚战进程中,村民小组长每天培训一小时政策法规知识,大大提升了村级后备素质及干部村民自治自信,除了村支两委一班人,村民小组长,老年党员,寨老,妇女种植能手等,大家都愿意到服务中心来谈谈家常,帮忙干活。村支两委成员及村党支部书记都能更加主动积极态度端正,严格要求,勤政阳光。正气、和谐、高效的平台被赋予了更加文明的氛围。围绕打造坚强堡垒、树立先锋形象、坚持依法治村、促进乡村振兴、建设和谐美丽文明富裕村庄的目标要求,构建服务为民赋能工作平台和有效工作方法,赋予政策落实服务功能、思想教育交流功能、信息分享传递功能、知识引领传播功能、技能培训传授功能、矛盾排查化解功能、法律援助咨询功能,文化提升活动功能,爱心捐赠救助功能,成为村民心里信任的家和靠山,成为新时代创新乡村治理的一种有效探索。

(一)从弘扬传统文化道德,扶贫帮困着手,严格标准,规范程序,贫困人口动态管理不断加强。

依托村级社区服务中心,开展多次不同层面的寨老会、村民代表会、党员会、返乡人员见面会、合作社成员会、贫因户识别会、甚至是运输行业人员会、卫生环境推进会等等,全方位进行政策沟通说明知晓,大大提高了精准扶贫政策的公开公正公平,成为百姓认可的基层组织。在村级社区服务中心,除了村支两委的牌子外、农村党员活动室、图书室、会议室、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一应俱全,同时挂牌有“轿木同馨”产业合作社、新农村数字电影院、法律援助联络站、“扫黄打非”基层工作站、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充分发挥了“一心多能”,突出了村级党支部的带动示范作用。村支两委一班人马,在区、镇两级领导下,全村紧紧围绕精准识别准确率、精准退出准确率和群众认可度三项核心指标,开展精准识别回头看和贫困退出大筛查工作,加强贫困人口动态管理。以常态化核查为抓手,将因灾、因病、因学新增贫困户和返贫、漏评的贫困户统计好,适时纳入到建档立卡系统,并根据实际贫困情况制定精准帮扶措施,明确帮扶责任人,真正做到“扶贫不漏一人,脱贫不错一户”。

(二)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

坚持以党建促脱贫,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全村目前党员共计63名。依托村党支部组织优势和服务中心平台工作的磨练,运用“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工作法宝,集思广益、合理规划村级发展,推进乡村建设。同时探索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按上级党委要求,设立了产业党支部,每个产业下设一个党小组,领导和负责各块产业的发展。以“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热情,引导农户以土地入股参与经营分红,推动产业发展,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年以来,村支两委积极争取资金,不断加大投入,产业发展成效明显,村寨基础设施大力改善,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牢记新嘱托、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奋进新时代、建功新岗位。同时注重人才培养,逐渐强化队伍建设,目前本科文凭两人,高中两人,中专1人,初中1个;初中的在进修中专,高中的在进修大专。

(三)用心帮扶,因户施策,群众认可度、满意度明显增强。

在区镇两级支持下,木头寨村现有帮扶干部26名(其中,贫困户包保干部13名,区级连心干部13名),共帮扶贫困户84户人,实现贫困户包保全覆盖。各级帮扶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积极发扬务实作风,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党和政府对贫困农户的关心关怀做好各项工作,积极走访贫困户,因户施策,制定帮扶计划,落实惠民政策,帮助贫困户解决各种问题和困难,共计落实帮扶资金0余万元,帮助解决各类问题和困难共计余个,受到了贫困户和村民的肯定和好评。

(四)大力发展扶贫产业,贫困群众增收渠道不断拓宽。

加大力度在乡村振兴上进行产业布局和谋划,目前已在荒山荒坡上开垦出亩蔬菜大坝,每年的蔬菜种植进入良性增收阶段,林地面积亩保护良好,茶园亩收益逐年提升并走上绿色发展的轨道,通过与温氏公司合作发展的现代化养猪场,并合理利用猪场发酵过的猪粪对蔬菜地和茶园进行改良,养猪场已于年初投产使用,形成了种养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生态农业。轿顶茶项目都得到很好的推进,产业兴旺指日可待。

年至今,累计投入0余万元,全村现已建成以生态茶园、楠竹种植、田园综合体、生态养猪场为主的产业基地,成立了轿木同馨种养殖合作社,年种植楠竹亩,涉及户,年改造茶园亩,建成温氏养猪场一个,流转土地近亩,种植蔬菜,土地正在改良及耕种中,全部以辣椒和白菜轮种,蔬菜地已连续种植了三年的辣椒和蔬菜。

(五)积极创造就业岗位,贫困群众增收基础不断夯实。

因地制宜规划田园综合体1个,初步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90人(其中贫困人口35人)就近就地转移就业。设置“一村七岗”和其他公益性岗位11个,解决群众就业29人(其中贫困人口20人),月工资均达2元以上,实现了就地就业,照顾家庭。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构思明确,山地种茶,坡地种楠竹,田里种茭白,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搞种养结合,靠山吃山与煤矿监狱开展经营活动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彻底改变过去村级集体经济空壳甚至负债的状况。

(六)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公共服务水平和政策保障能力大力提升。

按照上级指示,各项惠民政策得到有效落实。民生保障方面,目前全村享受低保人员共计34户6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6户57人),完全实现了应保尽保。41名80岁以上老人享受了高龄补贴(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人)。全村共有残疾人48人,领取残疾人补助金共计1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2人);教育保障方面,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校生共45户77人,得到了教育资助的有45户77人,无因贫辍学的情况发生;医疗保障方面,全村新农合参保率为94%,贫困户参合率为%。84户贫困户完成了家庭医生签约。同时贫困户看病就医实行“四重医疗”保障制度,医疗报销达到了90%。

(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村寨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改善。

年至今,累计投入0万元,全村累计硬化通组路、联户路65公里(平方米),安装路灯盏,配备1.5T垃圾收集斗9个,垃圾保洁桶个,硬化活动广场2平方米,修建灌溉沟渠米,修建机耕道3公里,安装自来水管道米,修建小水窖(小山塘)1个,通组路、联户路、安全饮水、供电、通讯信号、实现全覆盖。对53户进行了危房改造,56户进行了“改厨、改厕、改圈”,20户进行易地扶贫搬迁。通过持续不断的美丽乡村创建,村也由过去“脏乱差”严重,转变为远近闻名的先进村。

(八)着力增加群众收入,扶贫工作认可度进一步提升。

在村支两委带领下,通过全村上下的团结奋斗和共同努力,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全村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或全村人均收入)从年的3元增长到年末的8元;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年的1元增长到年末的3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年的84户人减少到年末的13户31人;贫困发生率从年的11.7%下降到年末的1.09%,村集体经济从年的1.5万元增长到年的18万元,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和认可度不断增强。

(九)充分利用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构建村民学习新思想的重要阵地。

在脱贫攻坚战为抓手的工作中,充分发挥农民讲所作用,制度性安排每天有一个小时的专场茶会及政策法规知识分享会,刚开始的时候是由驻村党校老师负责培训脱贫攻坚相关应知应会政策知识,针对村支两委成员和村民小组,或者是在家的党员村民。慢慢地,听课对象和人员开始扩展到合作社成员、寨老、妇女群体、残疾人以及任何一位想来听课或者喝茶的村民,只要有时间都可以来村民社区服务中心讲习所来坐一坐,喝口茶,听一小节政策知识分享课,也能提提问题,谈谈心,其乐融融。大伙都愿意来,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温暖和谐,在不断的轻松自在的学习培训中,提升了文化素质,加深了对党的政策的理解支持,增进了邻里和谐,谈话谈心会沟通协调会学习培训会的团结互助氛围融入到讲习所,成为西秀区独特靓丽的风景。

(十)开展移风易俗活动,通过“村规民约”,倡导文明新风尚,是一项顺应民意的民心工程,更是减轻百姓负担的一项举措。

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相互攀比等不良风气,不仅造成了严重的铺张浪费,往往还会使一些家庭因此而返贫,这样的例子在农村依旧存在。一些农村地区把艰苦朴素、克勤克俭的好风气丢掉了,相互攀比之风日甚,铺张浪费之风日甚,陈规陋习重现,这是影响农民幸福生活和文明乡风形成的不良习气。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移风易俗活动,通过“村规民约”,倡导文明新风尚,是一项顺应民意的民心工程,更是减轻百姓负担的一项举措。

家有家风,校有校训,乡村有“村规民约”,年6月6日木头寨村正式出台“村规民约”,并趁村民过“六月六”之际,积极入组宣传,加大知晓率,强化“村规民约”在全体村民的遵守中转化为一种习惯时,努力做到随口问一个村民,村里的风气怎么样?他们都会回答:“村干部带头干得好,他们首先站出来对不良风气说不。”这是村支两委带头做,广大群众跟着学、照着做,文明乡风就燃起了星星之火,形成了燎原之势。

树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力度,培育孝悌和睦家风,倡导厚养薄葬、婚事俭办新风尚,反对盲目攀比,把农民群众的人情负担减下来,推动“美丽乡村,文明家园”民风建设,把农村的新风正气树起来。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村规民约”是一种文明的契约,要通过制度规范化、常态化的约束条款,根治不良风气,让遏制陋习成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应让“讲法制、讲道德、讲文明、讲秩序、讲卫生”的新型农民成为“环境美、风尚美、人文美、生活美”的文明家园建设的主力军。为加强村两个文明建设,提高全村党员、干部、村民的整体素质,加大农民、农业、农村发展步伐,维护集体,广大村民的根本利益,经村支两委、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并反复与村民协商一致,制订本村规民约协议。要求各位村民要遵纪守法,关心村里公共事务,维护木头寨村的整体形象和集体荣誉,积极参加村民会议商讨公共事务,遇事找村支两委协调解决,遇事来村级社区服务中心商议,不得无故越级上访。严禁损坏公共道路,严禁在路上乱搭乱建摊点堆放杂物、停放车辆、乱扔垃圾,河流公山严禁倒垃圾、农作物秸杆,严禁焚烧秸杆,建筑垃圾不得倒入垃圾箱,应自行处理,违者处于元以下,元以上罚款,并限期撤除和排除所倒垃圾。爱护公共财产,不准损坏公共设施,严格用水用电缴费管理,禁止偷电偷水,拖欠水电费,违者照价赔偿,按规定交纳迟纳金,不履行者,断水、断电,直至履行手续后方可恢复供水电。自觉遵守计划生育政策,杜绝无证生育和计划生育外生育,不执行政策,不落实计划生育手术者,村委不予出具任何证明,并按计生相关处罚条例进行处罚。严禁赌博、吸毒、偷盗,从事封建迷信等一切违法和不健康的活动。违者视情节轻重处理,轻者批评教育或处于元以上,元以下罚款;重者送司法部门依法论处。严禁私自砍伐集体或他人的树木、损害他人庄稼、偷窍牲畜等,违者除照价加倍赔偿外,另处元以上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移送司法部门依法论处。严禁滥办酒席,除婚丧以外的酒席一律不准操办,红白喜事从俭,白喜事盆菜,红喜事八菜一汤的标准;红喜事办酒席前十天到村委员会申报备案;白喜事在发丧前报备即可。对不听劝告乱办酒席的农户,除强制将菜抬走外,村委员会将采取断水、断电和不准亲戚朋友的车辆驶入本村公共场所。严禁乱搭乱建房屋,对不执行村支两委重大决策、不孝敬不奉养父母、不管教未成年子女的一律不给予办理手续证明等相关事宜。凡外来人员进驻本村的,必须按照本规服从管理,村支两委干部、党员、在外从事公职、企业人员模范带头遵守村规民约,如有违规要加倍严肃处理。这些管理的细化和强化在年的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也取得了很好的实效,保护了木头寨村民的健康平安生活。爱护环境卫生,保持屋内屋外卫生干净整洁,严禁乱倒建筑建筑垃圾,严禁坡坏垃圾箱、垃圾桶。经过一年的示范作用,木头寨村民风渐好,村民们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健康活泼的文体活动,有每年春节的村民文艺演出、蓝球对抗赛、周末电影专场、每年高考录取新生爱心捐助、村庄环境卫生大扫除行动、“六一”节木头寨村小学慰问、寨老慰问、合作社劳动技能比赛等等。“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理念滋养着木头寨村民们,归属感、幸福感、自豪感渐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十一)着力解决矿群矛盾,化解纠纷,改变敌对观念为和谐共处共治发展关系。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矿藏资源特别是煤矿资源生产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带动一方经济的同时也与之伴随着的是矿群矛盾的突出。木头寨村正是一个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同时带来的是环境污染、污水排放、地质结构部分塌陷、用工矛盾、信访频繁等等突出问题。敢于担当,勇于承担化解矿群矛盾,成为村支两委的一项重要工作,胡细琳支书上任后,花了大量的精力了解和处置矿群矛盾。他说“各种无论是矿村矛盾还是村级治理过程中的矛盾,我个人觉得首先是要树立村两委在群众中的权威地位,让百姓信认,公开公平很重要,现在老百姓温饱解决了,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就是基层战斗堡垒的作用,一切社会矛盾只有在发展的过程中才能逐步有效的解决,停滞不前的后果就是让矛盾变成火药桶!所以我的工作计划就是力争每年做两到三件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村庄的实事。”一村有这样一位公心正直的村党支部书记就是一村之幸,他践行了让上级党组织放心、百姓称心的使命担当。凭着这样的忠诚实干,胡支书荣获年安顺市脱贫攻坚优秀党务工作者光荣称号。他一再强调并保持的底线思维就是治理矿上矛盾的宗旨就是禀公办事,绝不会和矿上有私下交往,依法依规按程序,树立了村两委在群众心中的权威地位!通过化解纠纷,现在村民和矿区都能相互依存,邻里关系发展,共治共享态势显著,村支两委想方法拓展合作社经营渠道,年4月在支书与轿子山监狱的多次沟通下,监狱方无偿将废弃煤矸石尾矿库移交给村合作社支持村级扶贫事业,村合作社将废弃资源变资产发包出去,每年可为合作社增加十多万元的纯收入。在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上都有了深度合作,提升了百姓满意度。

三、启示

乡村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也是党在农村基层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天在中国社会飞速发展过程中,村庄治理面临许多新问题新困惑,人与物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已经转化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农村,空心化、人口老龄化、产业低效化严重。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乡村社会转型、农民思想观念变化的当下,乡村社会治理不仅是农村的问题,更关乎党在农村执政的基础,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巩固。轿子山镇木头寨村在实践中探索出的:“一心多能”村级社区服务中心,适应快速变化的农村,同时又能以党建聚民心、核心引领发展,工作平台充分高效运转问计于民、深入群众决策由民、共治共享发展成果归民,灵活多样机动性原则性兼俱的工作方法,真实意义上走完了和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赋予政策落实服务功能、思想教育交流功能、信息分享传递功能、知识引领传播功能、技能培训传授功能、矛盾排查化解功能、法律援助咨询功能,文化提升活动功能,爱心捐赠救助功能,成为村民心里信任的家和靠山,成为新时代创新乡村治理的一种有效探索。

“一心多能”村级社区服务中心让村级党组织成为乡村治理的灵魂和依法治村的主心骨。抓好了村级党组织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服务民意基准点;多形式协调沟通会、院坝会、村民小组会,乡贤无法,寨老会等等规范民事反映,抓好了村级党组织服务群众民意充分表达的共识连接点;多平台效能动作信息共享,支撑民情分析,抓好了村级党组织政策通达服务民意知晓认同的关键点;依法管理村级事务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用纪律和制度保障民声回应,抓好了村级党组织服务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要求和民意落脚点。无论乡村社会结构如何变化,无论各类经济社会组织如何发育成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不能动摇,核心作用不能削弱。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完善“一心多能”村级社区服务中心协商平台,推动共建共治共享。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党的执政地位决定党组织在农村基层各项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只有始终将党管农村工作的要求贯穿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全过程,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不断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确保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提升动员能力、整合能力、引导能力、服务能力、创新能力,“一心多能”村级社区服务中心谋民生,让惠民工程成为依法治村的主渠道。

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必须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努力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一个好的村级党支部,一定是一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实施好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实践表明,“一心多能”村级社区服务中心能使村级党组织真正成为乡村社会治理的灵魂和主心骨。村级党支部在抓好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的同时,紧紧围绕打造坚强堡垒、树立先锋形象、坚持依法治村、促进乡村振兴、建设和谐美丽文明富裕村庄的目标要求,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做到服务为民,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针。“一心多能”村级社区服务中心的模式探索出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工作机制,是切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治理的有效举措和重要途径。

木头寨村村规民约

1、爱党爱国、振兴乡村

2、遵纪守法、勤俭自强

3、尊祖敬孝、不忘根本

4、礼仪文明、道德高尚

5、民主集中、大事商议

6、爱护公物、卫生整洁

7、治理环境、美化村庄

8、禁赌禁奢、节俭办席

9、邻里相亲、互帮互促

作者信息:

姓名:黄海波王涛

单位:安顺市西秀区委党校安顺市西秀区委党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19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